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潍坊市地方民俗公众认知调查研究报告

时间:2017-01-09 09:35

 

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
 
 (2008年11月)
 
    民俗作为特定区域和群体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生活文化,产生、根植于民众,依附、传承于民众。民众对民俗的认知水平是其生命力的重要标志。潍坊作为世界风筝之都、国内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集聚了大量民风民俗,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省级13项、市级60项,以其作为调查地了解民风民俗的公众认知度,具有极强的代表性。
    为此,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于2008年8月开展了“潍坊市地方民俗公众认知调查”。该调查是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联合举办的“调研山东(2008)”大型社会调查活动的项目之一;由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组织团队完成实地调查工作;由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主持问卷设计、调查督导、数据统计并负责调研报告的撰写。
    与民俗学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采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对民俗进行定量定性的研究分析,是一次创新与尝试。方法与视角的转换,对民俗学研究的开拓与深入或许会有些启示与借鉴意义。
    本次调查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首先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在潍坊市抽取了寒亭区与昌邑市,然后在每个县(区)中随机抽取两个镇,再从每个镇中随机抽取三个村,最后按照等距抽样原则在每个村中抽取50个村民构成调查样本。调查采用问卷法,通过结构式访谈获取资料。实际访问样本600个,经过严格复核,最终有效样本597个。抽样误差e=0.040,置信度为95%。
    经过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公众对民俗的认知具有极强的地域色彩——以民俗发源地为圆心、以县域为边际的圆圈是多数民俗影响力所及的基本单元。
    二、公众对民俗的需求是影响其认知度的关键因素——能满足公众物质需求的传统手工艺、特色饮食生机盎然;能满足公众精神需求的民间文艺、岁时节日为大众喜闻乐见。
    三、公众对民俗的认知度与该项民俗所属的保护级别并无必然联系。
    一、公众对民俗的认知具有极强的地域色彩——以民俗发源地为圆心、以县域为边际的圆圈是多数民俗影响力所及的基本单元
    调查结果显示,离民俗的发源地越近,公众对该民俗的认知度越高,随距离的延伸,认知度逐渐降低,当超出其所在的县域范围时,认知度锐减,呈现“自知程度高、互知和他知程度低”的特征。由此可以推断,民俗的影响范围基本为县。
    自知程度高——就调查地寒亭和昌邑来说,公众对本县(区)的民俗认知度都很高。寒亭公众对寒亭本地的三项民俗都较为熟悉,二月二龙抬头的认知度高达98.7%,杨家埠年画高达98%,濒危节日盐神节的认知度也高达40.3%。同样,昌邑公众对昌邑当地的民俗也较为熟知,柳疃丝绸的认知度高达96.6%,小章竹马高达73.4%。
    互知程度低——当调查范围超出县域边界时,认知度骤减。寒亭区的公众对昌邑的小章竹马认知度仅为17.7%,而昌邑公众对寒亭盐神节的认知度仅为10.5%。
    他知程度低——寒亭、昌邑两地公众对外县(区)的民俗均表现出较低的认知度。对于潍坊其他县(区)的37项民俗,寒亭昌邑两地公众的平均认知度[1]仅为39.6%。
    综上所述,公众对民俗的认知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县内和县外的认知度界线极为鲜明,以民俗发源地为圆心、以县域为边际的圆圈是多数民俗影响力所及的基本单元。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鲜明的地域性是民俗的基本特征,而县域成为民俗影响力的基本范围是有其历史渊源的。自秦朝正式确立郡县制以来,形成了中国社会特定的区域治理结构。县作为    其中的基本单元,大致确定了人们政治经济交流、日常社会往来的范围。久而久之,渐渐形成本区域特有的风土人情。可见,民俗的地域性与政治治理的区域性是基本重合的。
    本次调查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性,仅选择了昌邑和寒亭两地来管窥民俗的地域性特征及其影响范围,如果对潍坊市所有县(区)进行全覆盖调查,可对该结论进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当然,这只是就多数民俗而言。若干标志性、经典性的地方民俗借助于较高的文化价值也能大大突破县域限制,实现更广范围的传播。比如潍坊风筝和杨家埠年画就因其悠久的历史与精湛的工艺而蜚声海内外,认知度分别高达99.2%、91.3%。
    二、公众对民俗的需求是影响其认知度的关键因素——能满足公众物质需求的传统手工艺、特色饮食生机盎然;能满足公众精神需求的民间文艺、岁时节日为大众喜闻乐见
    民俗作为有悠久历史传统与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的规律。从社会调查的角度分析,当代公众的需求是影响民俗认知度的关键因素。在本次调查的四大类、四十二项民俗中,传统手工艺、特色饮食因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且较易实现产业化商品化,故而公众认知度总体较高;同样,那些能满足公众精神需求的民间文艺和节日也有较高的认知度。
    1. 传统手工艺、特色饮食生机盎然,广泛流传
    传统手工艺、特色饮食直接关系到公众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所以公众对其认知度较高。调查显示,民间手工艺在公众中的平均认知度最高,为63.3%。在民间手工艺10个项目里,6个项目的认知度超过六成(见图1)。特色饮食在调查涉及到的四类民俗中其平均认知度也位居前列,为42.8%。

1民间手工艺的认知度(%
总的来看,在本次调查涉及到的42项具体民俗中,有12项认知度较高(超过了60%),其中民间手工艺和地方特色饮食占8项,比例接近七成(66.7%)(见表1)。
调查表明,某项民俗的产业化商品化程度越高,公众认知度就越高。在所有被调查的民俗中,认知度最高的是潍坊风筝与杨家埠年画,分别为99.2%与91.3%。究其原因,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扶持下,潍坊风筝与杨家埠年画的加工制作,已达到相当规模,并形成了成熟的产销模式,产品远销国内外,所以其手工艺能为公众所熟知。
 
 
 
      表1  12项认知度较高的民俗%
 
  传统手工艺和特色饮食的旺盛生命力还体现在公众的参与和保护热忱上。调查显示,近九成被访者肯定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价值,传承、保护的热情高涨;超过八成的人对“贴年画”等民俗兴致勃勃;超过半数对做特色饮食跃跃欲试。传统手工艺者时常游走于乡里坊间,近半数被访者能经常看到他们的身影;62.6%的人支持自己的子女学习传统手工艺(见图2),这表明传统手工艺后继有人。

        图2会不会让孩子学习传统手工艺(%
2. 民间文艺弦歌不绝,百姓对其关爱有加,但对潍坊当地的各种民间艺术,公众知之甚少,兴味索然
民间文艺因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调查发现,公众对那些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文艺形式,如京剧、吕剧、秧歌等耳熟能详。六成多(62.8%)表示自己所在社区举办过地方特色的曲艺表演,近九成(89.6%)愿意参加或者观看类似演出。广大民众在热情观赏、参与此类演出的同时,亦对民间文艺的传承、保护表现积极。近七成(69.5%)支持子女学习地方曲艺、舞蹈,近九成(89.8%)支持传统曲艺、舞蹈的保护、传承(见图3)。

 
3有无必要传承保护传统曲艺、舞蹈(%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公众对潍坊当地的民间文艺知之甚少。调查显示,民间戏曲、舞蹈的平均认知度仅为30.3%,民间传说的平均认知度仅为33.4%,这应该和其艺术水平较低、表现内容单调枯燥、不能满足百姓的精神需求有关。
地方戏曲、舞蹈中,通俗易懂、贴近大众的竹板快书认知度最高,为76.4%,其次是在山东半岛一带广为流传的茂腔,为52.3%。除此之外,其他10项戏曲、舞蹈的认知度都低于50%,更有近半数仅在10%左右(见图4)。

                  4民间曲艺、舞蹈的认知度(%
在调查涉及到的8项民间传说中,认知度最高的是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为87.9%,其次是梁祝的传说(77.1%)。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涉及到天气变化,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所以认知度较高。梁祝认知度高的原因在于各类戏曲对它的演绎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电影、电视等现代传媒又使其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除此两项外,大多数民间传说的认知度都低于20%(见图5)。

 
            图5民间传说认知度(%)
 
3. 传统节日冷热不一,洋风新俗姗姗而来
公众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也因其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程度不同而呈现出迥然的差异。调查显示,传统节日中认知度最高的是二月二龙抬头,为98.8%,认知度最低的是寒亭盐神节,为25.5%。究其原因,龙抬头作为重要节令,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98%的被访者平时就过这个节日。而盐神节主要存在于过去的盐民之中,随着盐民这一特殊群体的消失,盐神节也就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见图6)。

              6传统节日认知度(%
 
在濒危节日渐去渐远的同时,一些时尚节日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调查发现,45.7%的人对圣诞节、情人节之类“洋节”兴致盎然。
三、公众对民俗的认知度与该项民俗所属的保护级别并无必然联系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对民俗分级别保护。调查发现,公众对民俗的认知水平并不与其所属的保护级别构成一一对应关系。有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二月二龙抬头,公众的认知度高达98.8%,而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诸城派古琴,公众的认知度则低至14.9%。在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各级民俗中,国家级的平均认知度为57.0%,省级最高,为68.9%,市级最低,为35.2%(见图7)。
  
           7各级别民俗的平均认知度(%
总之,公众对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并不随其级别的升高而升高。调查同时显示,尽管近九成的人支持对民俗的传承保护,但仅有63.7%知道潍坊市的多项民俗被评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反映了民俗保护制度与公众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
民俗的生命力在民众之中,因此,我们在确定其保护级别、制定保护政策时,有必要考虑将公众认知度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引入,调动公众的参与、保护热情,使民俗保护与大众生活更密切地结合起来。
 
[1]平均认知度为该系列所有选项(不含“其它”和“不知道”)的认知度之和除以选项的个数。
 
 问卷设计: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
                                       实地调查指导:张士闪
                                       数据统计:高怀举  焦方园
                                       研究报告: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
 
 
附录:
1.调查样本背景资料
本调查于2008年8月完成,调查运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潍坊市居民中共抽取有效样本597个,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获得调查资料。
(1)        样本居住地分布

(2)样本性别分布

(3)      样本的年龄段分布

 
(4)        样本的婚姻状况分布
  
(5)        样本的文化程度分布
 
(6)        样本的职业分布

(7)        样本的家庭收入水平分布

 
           2. 交互分类
(1)小章竹马认知度的区域性差异


   (2寒亭盐神节认知度的区域性差异
   
   

版权所有 © 2010 山东民意网
鲁ICP备10204905号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