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山东省公众社会心态调查报告

时间:2017-01-09 10:12

 

张 晓  岳盈盈[①]  许 鑫[②] 
2009年11月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社会心态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杨宜音,2006)。简而言之,社会心态是某一时期社会公众普遍存在的共同心理状态,通称“人心民气”。
社会心态作为国民心理状态、行为取向以及社会意识的直接反映,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晴雨表”。健康理性的社会心态有利于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在现阶段,关注和重视公众社会心态,及时理顺社会情绪,事关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近年来,公众的社会心态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开展关于大众心理和社会稳定关系的实证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等人主编的《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自1994年问世以来,每年都有若干篇与此相关的研究报告。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自1990年以来每年进行一至两次关于广州市民社会心理与情绪的追踪调查,至今已有二十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于2006年也在全国28个省市开展了中国社会心态调查。
尽管“社会心态”一词在学术界频频出现,但由于社会心态极其宽泛和复杂,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的测量指标体系,只能从一个点或侧面进行研究。结合对当前社会热点敏感问题的

分析,我们发现,影响目前公众社会心态的首要因素是“社会公平”,主要集中在“民生”层面的公平感知,具体表现在收入分配、就业机会、教育收费、住房价格、医疗养老保障、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公平感。
因此,本研究将“社会公平”作为切入点,以“民生”作为研究主体,从“社会安全”、“社会保障”和“生活态度”三个维度来考察公众的社会心态。
本研究所指“社会公平”是指公众对利益分配合理与否和经济政治社会权益平等与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利益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与司法的公正”(郑功成,2009)。一个社会是否公平是通过多数人的社会公平感来体现的。如果多数人社会公平感较高,那么,社会的公平水平就较高;反之亦然。
本研究所指“社会安全”特指社会治安,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与个人信息隐私安全;“社会保障”主要侧重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生活态度”往往是个体心态最直接的反映,本研究将从公众目前的心理状态、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对未来生活的预期等方面进行考察。
我们认为,在山东省开展公众社会心态调查非常有意义而且完全必要。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公众现阶段普遍的、突出的社会心态,正确把握民意的脉搏,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同时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资料。问卷为自编问卷,内容涉及目前我省公众的社会公平感、社会安全与社会保障状况及生活态度三个方面。
(二)调查方式
本研究采用了电话调查和面访两种方式。
电话调查运用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完成。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可控性强的特点,可在短时间内覆盖指定区域的群体,并可实现同步监听、监看和全程录音,便于督导,代表性和真实性均较强。
面访由访问员手持问卷对被访者进行面对面的访问。作为传统的调查手段,被访者有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访问员可与被访者充分交流,调查更加全面、深入,所得资料更加翔实、丰富。
本调查采取两种调查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优势互补,既客观准确,又全面系统。
(三)抽样设计及实施过程
1.电话调查:2009年10月31日,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开展“山东省公众社会心态”电话调查。调查对象为全省城市居民。
在调研地选择上,首先以2007年山东省17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即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将全省各市分为三层:(1)市民可支配收入>15000元的市共6个,分别为:东营、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淄博;(2)13000元<市民可支配收入<15000元的市共7个,分别为:莱芜、临沂、济宁、滨州、泰安、日照、潍坊;(3)市民可支配收入<13000元的市共4个,分别为:枣庄、聊城、德州、菏泽。
其次,以山东省各市东、中、西、南的地理格局为坐标,最终确定济南、青岛、临沂、潍坊、菏泽等5个城市作为调查地。
电话调查样本以被调查地全部固定电话为抽样框随机生成,共访问有效样本1214个。其中济南303个,青岛303个,临沂199个,潍坊207个,菏泽202个。
2.面访:考虑济南市是山东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公众心态在全省具有典型性,故把面访调查地确定为济南市。
2009年11月1日,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以济南市民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面访。本次访问采用拦截访问的方法,按照主观判断抽样的原则,在济南市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群聚集区,分别为泉城广场、英雄山广场和洪家楼广场。由访问员手持问卷逐题访问被访者。实际调查样本340个,有效样本336个。
经过对两种调查方式所得的数据进行汇总与整理,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数据1550个。
(四)数据统计
    本研究所使用的统计工具为国内外社会调查界通用的SPSS13.0高级统计分析软件,由专业人员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五)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从被访者的性别分布看,男性占50.1%,女性占49.9%。 
从被访者的年龄分布看,20岁及以下占5.5%,21-30岁占30.3%,31-40岁占23.2%,41-50岁占16.9%,51-60岁占12.2%,60岁以上占11.9%。
从被访者的受教育程度分布看,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25.9%,高中或中专学历者占27.7%,大专学历者占21.7%,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24.7%。
从被访者的职业构成看,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占15.6%,企业领导及管理者占4.3%,企业一般员工占28.1%,个体私营业主占16.2%,离退休职工占15%,无业、失业人员占9.7%,其他占11.1%。
从被访者的收入水平分布看,高收入者占1.7%,中等偏上收入者占12.9%,中等收入者占44.6%,中等偏下收入者占26%,低收入者占14.8%。
被访者的基本情况详情见下表:
 
 
 
 
被访者基本情况详表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776 50.1
774 49.9
年龄 20岁以下 86 5.5
21-30岁 470 30.3
31-40岁 360 23.2
41-50岁 262 16.9
51-60岁 189 12.2
60岁以上 183 11.9
学历 初中以下 400 25.9
高中或中专 428 27.7
大专 335 21.7
本科及以上 383 24.7
职业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241 15.6
企业领导及管理者 66 4.3
企业一般员工 435 28.1
个体私营业主 251 16.2
离退休职工 233 15.0
无业、失业人员 151 9.7
其他 172 11.1
收入水平 27 1.7
中等偏上 200 12.9
中等 690 44.6
中等偏下 402 26.0
228 14.8
 
 
 
综上,本次调查所选择的地点及被访者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构成、收入状况等均有代表性,因此,获得的数据及其结论能较全面地反映公众当前的社会心态。
 
 
 
 
三、研究结果
(一)公众的社会公平感:以分配不公为核心的社会不公平感尤为突出
调查发现,公众的社会公平感较差,超过四成半公众认为社会不公平,其中3/4以上认为不公平现象很严重;收入分配不公是导致公众产生不公平感的核心,八成以上认为收入差距过大;近六成公众认为近十年来获益最多的群体是党政干部;权力被认为是导致社会不公平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当前容易获得高收入最重要的因素。
1.超过四成半公众认为社会不公平,其中3/4以上认为不公平现象很严重
调查结果表明,公众的社会公平感较差,33.9%认为社会比较不公平,12.2%认为很不公平,两者合计,认为整个社会不公平的比例占46.1%(见图1)。而且,中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不公平感更加强烈,占一半以上。
人们对社会不公平的认知不仅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它表现在许多方面。调查发现,公众眼中当前社会突出的不公平现象主要为收入分配不公平和就业机会不公平,分别占64%和33.6%;其他方面的不公平感从高到低为升职机会、住房保障、医疗保险、公民实际享有的政治权利、教育机会和养老保险,公众认为不公平的比例分别为13.3%、12.3%、10.9%、10.4%、8.4%和7.8%(见图2)。
对于这些不公平现象的严重程度,33.3%认为非常严重,44.3%认为比较严重,两者合计,认为社会不公平现象达到严重水平的比例占77.6%(见图3)。


图1  公众对社会是否公平的判断(%)
 

    图2  公众眼中的社会不公平现象(%)

 

图3  公众眼中不公平现象的严重程度(%)
    当受到不公平待遇时,54.8%的公众会想办法讨回公道,30.4%表示会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见图4)。交叉分析显示,年轻人和高学历的人对公平的诉求更为强烈。

 

图4  公众受到不公正待遇时的态度(%)
2.收入分配不公是导致公众产生不公平感的核心——八成以上(84.8%)公众认为目前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与自己的劳动付出比,与同事比,高管与普通员工比,公众的不公正感逐渐增强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它是否合理对公众的公平感起着决定性作用。如前所述,64%的公众认为收入分配不公平是最突出的不公平现象。调查还发现,54.8%的公众认为目前社会上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30.0%认为收入差距较大,两者合计,84.8%的公众认为整个社会收入差距过大,分配不公(见图5)。

 

图5  公众对人们之间收入差距的判断(%)
调查同时发现,与自己的劳动付出比,与同事比,单位高管与普通员工比,公众的不公正感逐渐增强。具体而言:超过1/3(35.6%)公众认为自己收入偏低,劳动付出与收入所得不成正比;37.6%认为单位同事之间同工不同酬,收入分配不合理;47.9%认为单位高层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感到不合理(见图6、图7、图8)。
交叉分析发现,不同职业群体对收入差距的关注点存在差异。无业、失业人员及企业一般员工认为自己的收入与劳动付出不成正比的比例最高,分别为51%和43.3%;企业一般员工对单位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公正感最强烈,55.4%认为不合理。

 

图6  公众的劳动付出与收入是否成正比(%)

 

图7  单位同事之间的收入分配是否合理(%)

 

图8  单位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否合理(%)
    3.近六成公众认为近十年来获益最多的群体是党政干部,私企老板和国有、集体企业领导及管理者位居其次,均在三成以上工人和农民被认为获益最少,仅占1.8%和4.8%;权力被认为是导致社会不公平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当前容易获得高收入最重要的因素
调查发现,在公众眼中,党政干部是近十年来获益最多的群体,占57.9%;私企老板和国有、集体企业领导及管理者位居其次,分别占34.3%和31.2%;工人和农民被认为获益最少,分别占1.8%和4.8%(见图9)。
正因如此,假如有重新选择行业的机会,34.9%的公众会选择经商,30%选择从政,12.4%选择军警、司法;愿意从事科教文卫工作的占19.6%,而愿意务工和务农的非常少,分别为4.1%和1.8%(见图10)。

 

图9  公众眼中近十年获益最多的群体(%)

 

图10  公众重新选择行业的分布(%)
该数据充分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或群体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利益损益状况——党政干部因岗位稳定、社会地位高、工资有保障、福利较优厚而居受益群体首位;私企老板因市场经济提供了机遇而成为利益获得者;国有、集体企业领导及管理者也因手中的权力和资源获益颇多;而工人、农民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劳动者,成为受益最小的群体。
公众之所以认为党政干部获益最多,除了公务员是收入稳定、社会保障比较完备的职业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有些官员利用职务之便,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来满足个人或小团体的私欲。特别是媒体公开曝光的贪污腐败和非法致富现象,在公众心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有损干部形象,使得公众的社会心态失衡不断放大。
公众对导致当前社会不公平的原因认识也印证了这一点——权力被认为是导致社会不公最重要的原因,占60.3%;其次是家庭出身、职业、行业、单位、所有制,分别占19.1%、19%、15.2%、14.3%和10.9%;而由于性别、年龄而导致的不公平较少(见图11)。
 

    图11  公众眼中造成社会不公平的原因(%)
  另外,调查还发现,公众认为当前社会有权力的人最容易获得高收入,占53.3%,认为靠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容易获得高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3%和26.8%;而认为有技术、聪明能干、吃苦耐劳的人最容易获得高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8%、25.3%和10.4%(见图12)。在调查过程中,很多被访者认为“有权力的人”、“家庭背景好的人”、“有社会关系的人”等拥有权力和资源的人容易获得高收入。在具体单位也是如此,升职除了靠个人能力之外,社会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分别占72.8%和53.7%(见图13)。
 

     图12  公众眼中最容易获得高收入的人群(%)

 

图13  公众眼中在单位升职的关键(%)
由此可见,不仅收入分配这种“结果”会导致公众产生社会不公平的心理,“机会”与“过程”也是诱发公众产生社会不公平感的重要因素。
 
二、公众的社会安全与社会保障状况:公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较高,对社会保障评价较低;医疗、就业、住房是公众关注的社会三大热点
调查显示,九成左右公众对社会治安表示满意;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普及率较高,分别为73.5%和68.3%;但水平相对较低,认为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作用较大的不足六成;医疗、就业、住房是公众关注的社会三大热点,最急需政府提供服务。
1.九成左右公众认为人身财产安全状况良好,近七成对个人隐私安全放心
2004年,山东省启动“平安山东”建设。调查发现,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较高。28%的公众反映自己的人身安全状况很好,61.9%表示较好,两者合计,89.9%的公众感觉自己的人身安全状况良好;同时,25.4%的公众表示自己的财产非常安全,65.7%认为比较安全,两者相加,91.1%对自己的财产安全状况放心(见图13、图14)。
相比而言,公众的个人隐私安全感稍低,但也达到了68.9%,其中11.1%认为非常安全,57.8%感觉比较安全(见图15)。

 

图13  公众对人身安全状况的满意度(%)

 

图14  公众对财产安全状况的满意度(%)

 

图15  公众对个人隐私安全状况的满意度(%)
2.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普及率较高,分别为73.5%和68.3%;但水平相对较低,认为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作用较大的不足六成
调查发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普及率较高,分别为73.5%和68.3%,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普及率分别为37.2%、35.4%、29%和37.1%,还有20.4%的公众不享有任何社会保障(见图16)。

 

图16  公众参与社会保险的状况(%)
虽然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普及率相对较高,但对其作用评价较低,不足六成公众认为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能起到较大作用——19.4%的公众认为目前的基本医疗保险对看病就医帮助很大,36.7%认为帮助较大,两者合计,56.1%的公众认为基本医疗保险有作用;26.9%的公众认为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水平对退休后生活的保障作用很大,30.5%认为较大,两者相加,57.4%的公众认为基本养老保险有作用(见图17、图18)。

 

图17  公众对基本医疗保险作用的评价(%)

 

图18  公众对基本养老保险作用的评价(%)
3.医疗、就业、住房是公众关注的社会三大热点,最急需政府提供服务
作为政府,有责任为公众提供各项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增加就业、改善住房、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环境保护等。
调查发现,在公众最需要的公共服务中位列前三位的是医疗卫生、增加就业机会、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分别占52%、43.8%、39%。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养老保障、义务教育、失业或贫困救济、环境保护、社会治安、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分别占21.3%、19.8%、16.8%、16.2%、14.7%、8.4%和7.2%(见图19)。
调查同时发现,在诸多社会问题中,看病难、看病贵,住房价格过高和就业、失业是公众关注的三大热点,分别占57.5%、49.7%和37.7%。其他依次为贪污腐败、贫富差距过大、养老保障、教育收费、司法不公正、社会治安、干部与群众关系紧张,所占比例分别为35%、26.9%、15.9%、12.3%、8.7%、7.2%和4.5%(见图20)。
 

  图19  公众最需要的社会公共服务(%)

 

 图20  公众眼中最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看病难、看病贵由来已久,尽管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做保障,但保障水平较低。不少被访者反映,遇到大病,能报销的费用仅仅是杯水车薪,起不到什么作用。
就业和收入是居民应对生活压力的经济保障,就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手段。而目前就业难已成共识,调查表明,七成以上(70.5%)的公众认为目前要得到一份理想工作的机会少之又少。
近年来,房价飞速上涨,公众想拥有满意的住房可望不可及,调查表明,30%的公众对目前的住房条件不满意,但61%的公众觉得房价过高,无法承受。
 
三、公众的生活态度:多数公众生活态度积极向上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多数公众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六成以上心态愉悦平和或紧张充实;半数以上生活压力较大,但绝大多数可以承受;经济压力是主要压力源,家庭和亲友是主要社会支持源;六成以上对未来有良好预期,个人能力和努力是实现目标的主要手段。
1.六成以上公众心态愉悦平和或紧张充实
调查发现,33.4%的公众生活过的紧张充实,30.1%心态愉悦平和,两者合计,63.5%的公众处于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处于孤独寂寞、压抑苦闷、暴躁易怒等消极心理状态的比例较低,分别为5.1%、8.7%、3.0%(见图21)。

 

图21  公众经常处于的心理状态(%)
2.半数以上生活压力较大,但绝大多数可以承受,经济压力是主要压力源,家庭和亲友是主要社会支持源
调查发现,52.2%的公众感觉自己目前生活压力较大,但其中44.3%表示压力完全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见图22)。压力源主要来自收入低、买不起房或房贷压力大、子女教育费用高等经济压力,分别占35.1%、32.3%、24.3%;工作、学习压力大也是重要原因,占28.1%(见图23)。
当个体遇到困难需要别人帮助时,首先想到的是家人或亲朋好友,占62.3%;而向工作单位、社区组织或政府求助的较少,不足一成(8%)。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自己解决,不向别人求助的比例也较高,占25.8%(见图24)。

 

图22  公众平时的生活压力程度(%)

 

图23  公众主要的生活压力来源(%)
 

    图24  遇到困难时,首要的求助对象(%)
3.六成以上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个人能力和努力是实现目标的主要手段
调查发现,65.9%公众表示自己近几年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且62.4%表示3年后的生活水平将会有所提高(见图25)。这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发展和生活状况改善的充分肯定,而且也表明了对未来的良好预期。
尽管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当前社会有权力的人最容易获得高收入,但多数人认为自己要获得成功,个人能力和努力是最重要的,聪明能干、有技术、能吃苦分别占43.2%、31.3%和26.9%(见图26)。说明民心可敬,公众有着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图25  与现在相比,公众对3年后生活水平的预期(%)
 
 
图26  公众眼中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四、对策及建议
1、应高度重视以分配公正为核心的社会公正问题,引导公众社会心态趋于理性和常态。分配问题实质上是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假如广大的工农大众不是30年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那改革开放就不能算正确的和成功的,这样的改革开放也就失去了群众基础。本次调查说明,在公众心目中,工人、农民在改革开放中的受益最小,分配不公已成心头之痛。对此,公众议论纷纷,多有微词。在我国,“不患寡而患不均”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历史积淀,适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妥善解决社会不公问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分配不仅仅是个人收入分配,实际上,分配应该包括整个社会资源、社会财富、社会机会等的分配。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要从改进和完善分配制度入手。
首先,要健全合理的初次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中最能体现公平原则的就是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目前收入差距过大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初次分配制度不完善,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因此,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其次,针对初次分配中可能出现的差距过大现象,充分发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收入分配差距,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
最后,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让全体国民能够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或公共物品。因为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拥有同等收入的人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会存在很大差别。政府应该健全公共财政,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2、广大公务人员要有敬民畏民之心、亲民爱民之情。不少个体事件引发成群体性事件,实际上是公众诸多积怨的爆发。本次调查中,公众认为最大的受益者是干部,这表明众百姓敬官、亲官意识已渐行渐远,疑官、怨官情绪渐深,且随着法制意识的增强,越来越不怕官了。但就主流民意看来,公众整体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向是积极向上的,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广大公务人员应珍惜时机,坚守立党执政之本,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注重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3、着力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本次调查表明,目前公众的主要诉求和关注点基本集中在民生层次,鲜有政治、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方面的要求。应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同时,包括养老、医疗、住房、就业在内的社会保障机制是社会稳定的常效“稳压器”,应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保水平。尤其要重视农民、个体私营业主、无业/失业人员等人群,逐步将其纳入社保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俊秀,杨宜音,陈午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报告.民主与科学双月刊,2007年第2期
2.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确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4月
3.管亮.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关系.法制与社会,2009年7月(上)
4.郑功成.中国社会公平状况分析——价值判断、权益失衡与制度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5.王俊秀.当前中国社会心态分析报告.载于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马广海.贫富差距背景下的社会心态简析.东岳论丛,2008年9月(第29卷/第5期)
7.张艳.论机会公平.前沿,2006年第8期
8.艾芸.民众最不认同何种不公—公众公平感调查.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2008年第21期
9.薛洁.关注公民公平感——我国部分公民公平感调查报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9月第47卷第5期
10.牟芳华,赵明宇.山东省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山东经济,2001年7月总105期第4期
11.潘允康.公平问题的社会反思——一项基于四大城市社会调查的实证比较研究和理性思考.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①] 岳盈盈,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研究分析部工作人员。
[②] 许鑫,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研究分析部总监。

版权所有 © 2010 山东民意网
鲁ICP备10204905号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