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城市老年人养老现状及意愿

时间:2017-01-09 10:35

 报告撰写:高 红[1] 许 鑫  调研团队指导教师:高红
团队成员:李婧 孙苗苗 邵光 袁静 胡旭涛 赵宇 徐孟杰
2009年9月

 
2000年前后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在“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中国面临着“老龄社会”来临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为了解山东省城市老年人养老的现状与意愿,本课题选择了山东省两个城市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济南、青岛作为调查地,并在这两个城市分别选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城区(济南市历下区、槐荫区;青岛市南区、四方区)作为调查点,采取分层抽样、等距抽样、偶遇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选择730个样本(济南300人、青岛430人),利用结构式访谈法入户调查,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获取有效样本724个。
该调查是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联合举办的“调研山东(2009)”大型社会调查活动的项目之一,由青岛大学高红副教授组织团队完成实地调研及初稿撰写,由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主持问卷设计、数据统计及报告定稿。
经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多数城市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有保障,可安度晚年,但看病难、看病贵仍是其心头之患:96.1%的城市老年人有固定收入,退休金是主要来源;八成老年人居住面积在40以上,近九成认为住房条件尚可;近八成老年人有基本医疗保障,大部分老人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不高,但仍有54.6%认为看病难、看病贵。
——家庭养老仍是主流,是六成以上老人心中理想的养老方式;子女是多数老人最信赖的求助对象,但只有少数老人接受子女经济资助,多数老人没有且不愿意与子女同住。
——社区养老服务功能逐渐增强,医疗服务是主要项目;多数老人与社区关系密切,七成对社区服务表示满意。
——不足三成老人愿意去养老院等专门机构养老,“费用合理”是多数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的首要考虑,多数老人能承担的费用为每月600—1000元。
 
一、多数城市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有保障,可安度晚年,但看病难、看病贵仍是其心头之患:96.1%的城市老年人有固定收入,退休金是主要来源;八成老年人居住面积在40㎡以上,近九成认为住房条件尚可;近八成老年人有基本医疗保障,大部分老人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不高,但仍有54.6%认为看病难、看病贵
1、96.1%的城市老年人有固定收入,近八成月均收入在2000元以内,退休金是主要来源,占86.9%
调查发现,96.1%的城市老年人有固定收入,其中月均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占11%,在801—1200元的占24%,收入在1201—2000元的占42.3%,三者累计,77.3%的城市老年人月均收入在2000元以内(见图1)。进一步分析发现,八成以上的老人月均生活费用在1200元以内(见图2),可见多数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尚可,收支尚有盈余。
调查表明,退休金是城市老年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占86.9%,同时依靠子女供养和政府救济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分别占5.9%和2.9%(见图3)。

    图1 被访老年人月均收入水平(%)



图2 被访老年人每月基本生活费用(%)


图3 被访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
2、八成老年人居住面积在40以上,近九成认为住房条件尚可
调查显示,14.1%的城市老年人家庭居住面积在80㎡以上,25.6%在61—80㎡之间,住房面积在41—60㎡的比例最高,占40.3%,三者累计,80%的老年人居住面积在40㎡以上(见图4)。调查同时表明,41%的老年人对目前的住房情况比较满意,48%表示一般,两者合计,近九成老人认为自身住房条件尚可(见图5)。



图4  被访老年人住房面积分布(%)



图5  被访老年人对居住条件的评价(%)
3、近八成老年人有基本医疗保障,大部分老人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并不高,但看病难、看病贵仍是其心头之患
调查表明,近八成老年人有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是城市老年人解决医疗费用的主要途径,分别占44%和34.7%(见图6)。
尽管如此,看病难、看病贵仍是多数老人的心头之患,54.6%的老人将其列为生活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高居榜首(见图7)。
进一步分析发现,老人每年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并不高。24.9%老年人每年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基本为零,另有33.5%在千元以下,两者合计,近六成老年人每年个人承担的看病费用不足千元(见图8)。



图6 被访老年人解决医疗花费的主要途径(%)



图7 被访老年人生活中最需解决的问题(%)



图8 被访老年人每年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
由此可见,目前城市老年人看病就医问题并不那么严峻,多数老年人有较好的社会保障,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固然存在,但从某种角度上看,他们对此的担心其心理因素远大于客观现实,是心理压力对现实信号的放大。
 
二、家庭养老仍是主流,是六成以上老人心中理想的养老方式;子女是多数老人最信赖的求助对象,但只有少数老人接受子女经济资助,多数老人没有且不愿意与子女同住
1、多数老人身体健康、家庭和睦
调查表明,77%的老年人,就其目前的身体状况而言,不需要别人照顾可以完全自理,21.2%的老年人需要部分照顾,仅有1.8%的老年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见图9)。
调查显示,84.5%的老年人表示与家庭成员非常和睦,14.8%的老年人表示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一般,仅有0.7%的老年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太好(见图10)。


图9  被访老年人身体状况(%)


图10  被访老年人家庭关系状况(%)
2、九成以上子女能给予父母照顾
调查表明,92.1%的子女能给予父母不同方式的照顾,其中日常生活照顾所占比例最大,占调查人数的53%;其次是精神抚慰和生病时期的照顾,分别为45.5%和44.9%;而给予父母经济资助的比例相对较低,只有21.6%(见图11)。由此可见,子女对父母照顾的方式不再是传统家庭中经济上的供养,而主要表现在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等方面。


图11 子女给予父母的照顾(%)
3、家庭养老是六成以上老人心中理想的养老方式
调查表明,60.6%的老年人表示理想的养老方式为只靠老伴或子女家庭养老;21%钟情于“住在家,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的社区养老模式;也有17.1%认为理想的养老方式是去养老院等专门养老机构养老(见图12)。交叉分析发现,文化程度越高,首选社区养老的比例也越高,首选家庭养老的比例则越低。
 


图12 被访老年人心中理想的养老方式(%)
4、子女是多数老人最信赖的求助对象
调查发现,当遇到紧急情况时,75.3%的老人会首选向儿女等晚辈求助(见图13),显示出子女是多数老人最信赖、最贴心的依靠。


图13 被访老年人的首要求助对象(%)
5、多数老人没有且不愿意与子女同住
调查发现,从老年人的居住方式来看,与老伴居住的空巢家庭所占比例最大,为53.7%;与老伴、子女共同居住的占15.8%;与子女居住的为11.5%;也有19%的老人独居(见图14)。
进一步分析发现,55.3%的老年人不愿意与子女同住,原因主要是与子女生活习惯不同和不想给子女增加负担(见图15)。



图14 被访老年人的居住方式(%)


图15 老人不愿意与子女同住的原因
综上所述,家庭养老目前仍然是老年人比较认同的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有一定的物质和社会基础——城市老年人有较固定的收入来源,身体状况良好,与家庭成员关系比较和睦。但在内涵上,现代城市家庭养老已不再是老少共同居住、子女给予老人经济供养等传统的家庭养老,在居住方式及赡养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改变,主要体现为居住方式与子女“分而不离”,对父母的赡养重点也从物质到精神转变等。
深入分析发现,这种转变事出有因。一方面是因为城市老年人一般都有退休养老金,能“自给自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老年人为了不增加子女的经济负担,无奈放弃了这一天经地义的“权利”。
三、社区养老服务功能逐渐增强,医疗服务是主要项目;多数老人与社区关系密切,七成对社区服务表示满意
1、近九成老年人所在社区有养老服务设施和项目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88.9%)老年人所在社区有养老服务设施,最多的是社区医疗诊所(77.5%),其次是文体娱乐活动中心(59.2%)和家政服务中心(30.4%)(见图16);相应地,老年人所在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最多的是医疗保健服务(70.7%),其次为休闲娱乐项目(54.7%)和家政服务(32.5%)(见图17)。另,56.6%的老年人接受过社区提供的各种服务。



图16  被访老年人所在社区拥有的养老服务设施(%)
 

图17 被访老年人所在社区拥有的养老服务项目(%)
2、老年人与社区关系比较密切,七成对社区服务表示满意
调查同时表明,六成(59.4%)老年人表示其所在的社区经常为老年人举办活动,这其中又有近六成(57.8%)的老年人经常参加社区举办的各项活动。
对目前社区中提供的服务,近七成的人表示满意,其中有22.4%的老年人对其所在的社区服务非常满意,45.8%的老年人表示比较满意,二者累计,68.2%老年人满意其所在社区的各项服务(见图18)。



图18  被访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
交叉分析发现,不同居住地的老人对所在社区服务的满意度存在较大差异——青岛市区的老年人对社区服务表示满意的占76.2%,高出济南(57.2%)近20个百分点。而即使在同一城市,不同区的老人对社区服务评价也大不相同,满意度由到高低分别为青岛市四方区(81.9%)、青岛市市南区(71.2%)、济南市历下区(59%)、济南市槐荫区(55.3%)。
综上,应该看到,近几年随着政府对社区建设的重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有了很大发展,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逐步健全,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社区急救援服务、日间托老照顾服务等新兴的养老服务设施在不同的社区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不足三成老人愿意去养老院等专门机构养老,“费用合理”是多数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的首要考虑,多数老人能承担的费用为每月600—1000元
1、近六成老年人不愿意去养老院等专门机构养老
调查表明,57.9%的老年人不愿意去养老院等专门养老机构养老,愿意去机构养老的只有25.7%(见图19)。



图19 被访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看法(%)
2、收费合理被认为是养老院必备的首要条件
调查表明,80.2%的老年人认为养老院必备的条件是收费合理,居住环境安全、舒适,饮食营养可口,护理专业周到也成为主要条件,娱乐设施齐全、精神慰藉和交通便利等方面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见图20)。
进一步分析发现,48.3%的老年人能承受的养老院的收费标准为每月600—1000元,29.3%的老年人能承受的养老院的收费标准为每月600元以下,二者累计高达77.6%的老年人承受力在每月1000元以下(见图21)。



图20 被访老年人认为养老院必备的条件(%)



图21 被访老年人可以承受的养老院收费标准(%)
 
 
 
 
五、调查建议
1、在坚持“家庭为主、社区为辅、机构为补充”养老模式的基础上,面向建国后一代“准老年人”,适时调整工作重心,推动社区、机构养老的发展。数据表明,我省倡导的“家庭为主、社区为辅、机构为补充”养老政策符合实际,针对性强,对解决城市居民养老问题大有裨益。需要注意的是,建国后出生的一代人即将进入老年人行列,他们是独生子女政策的第一代执行者,子女数量较少,多数为“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养老观念有所变化,对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可能会有着更强烈的需求。应未雨绸缪,一方面,应加大资金与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拓展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应加强专业养老机构建设与管理的调查研究,科学规划数量和规模,合理定制收费标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拓展养老院服务功能。
2、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慰藉。调查发现,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等现象固然存在,但实际情况并非想象中那么严重。多数老年人保障良好、病有所医,某种角度上看,他们担心的看病就医问题心理因素大于客观现实,是心理压力对现实信号的放大。因此,有关部门应多组织相关活动,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养生之道,加大对老年人的心理慰藉,帮助老年人树立乐观的生命观,缓解其孤独感和紧张心理。
附录:
1、样本背景资料
本调查于2009年8月份完成,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济南市历下区、槐荫区,青岛市市南区和四方区,实际调查样本730个,最后有效样本724个。
(1)样本性别分布



(2)样本年龄分布


 

(3)样本文化程度分布



(4)样本婚姻状况分布



(5)样本子女情况分布



(6)样本退休前从事的主要职业



2、交叉分析
济南青岛居民对社区服务满意度差异的交叉分析



 
 
 

[1] 高红,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

版权所有 © 2010 山东民意网
鲁ICP备10204905号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