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大学生就业难调查研究报告

时间:2017-01-09 10:58

 报告撰写:岳盈盈  调研团队指导教师:泥安儒
团队成员:赵娟  周芹 张赛林
2009年10月
 
我省作为人口大省、教育大省,自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我省的高考录取率首次突破50%,从2002年至2009年,该数字一直维持在60%以上,尤其是2009年,已达到73.1%。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大众化、平民化,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开始凸现并逐渐加剧,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业已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毕业即失业”成为更多大学生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及时了解大学生就业观,考察其就业期望和心理,对了解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观因素,进而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意义重大。
本调查是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联合举办的“调研山东(2009)”大型社会调查活动的项目之一,由山东大学泥安儒教授组织团队完成实地调查;由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主持问卷设计、数据统计并完成报告撰写工作。
本调查以山东省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首先,从全省范围内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中随机抽取一所院校,为山东大学(样本为150人);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中随机抽取两所,分别是烟台大学和聊城大学(考虑到高校地域分布,山东省东西部各选一所,每所学校150个样本,共300人);职业技术类专科院校随机抽取两所,分别为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和山东商业职业学院(每所100个样本,共200人);然后在抽取的5所院校中按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院系、专业、班级,直至大学生个体。
为更加广泛、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就业观,本调查确定大一至大四各个年级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结构式访谈法获取资料,最终获得有效样本650个。置信度为95%,允许误差e=0.038。
经过对所得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所得主要结论如下:
——就业难已成为大学生普遍共识,95.8%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大学生就业观滞后,过高的期望与严峻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反差,加剧了日益严重的就业难:多数大学生期望毕业后在经济发达的城市立足,在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或外企等单位从事收入高、福利好、职位稳定的工作,不愿到基层,不愿进民企。
——高等教育培养方向的错位,使大学生就业难雪上加霜:学生需要就业技能,学校供给书本知识。
——严峻的就业形势难免使毕业生饥不择食、慌不择路,急躁与浮躁情绪明显,就业诚信问题不容小觑:“先就业,再择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普遍心态;社会关系被多数学生认为是最有效的求职渠道;仅半数反对“简历注水”(53.5%)、“任意违约”(52.5%)等不诚信行为。
 
一、就业难已成为大学生普遍共识,95.8%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根据教育部官方消息,截至2009年7月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68%。调查中,很多被访者认为高校就业率数据失真,学生“被就业”现象十分严重。95.8%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中,认为当前形势非常严峻接近三成(见图1)。

 

图1  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判断(%)
大学生就业难,究其原因,根源在于劳动力供需市场的失衡。以我省为例,作为容纳大学生就业主要领域的第三产业,自2002年至2007年,就业人数仅增加了32%。相对应的是,2002年到2007年,我省城镇劳动力供给总人数增加了55%,其中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增加了177%(见图2)。当劳动力市场无法容纳更多的就业人口时,就业难则成为必然问题。因此,当下的大学生就业难并非突发的、井喷式的问题,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图2 我省各项就业指标变化情况(对比2002年)
二、大学生就业观严重脱离实际,过高的期望与严峻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反差,加剧了日益严重的就业难——多数大学生留恋城市,期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或外企等单位从事收入高、福利好、职位稳定的工作,不愿到基层,不愿进民企,更不愿去乡村
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理念存在严重误区,期望值过高,主要表现在地域、单位性质、行业要求、薪酬、个人发展机会等方面。
 1、在就业地点上,63.4%的大学生首选特大或大城市,愿去县城或乡镇工作的仅为2.6%,农村则无人问津
调查发现,63.4%的大学生毕业后打算去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或省会等大城市工作;23.8%打算在地级市工作;愿意在县城或乡镇工作的寥寥无几,仅为2.6%;农村更少,几乎无人想去(见图3)。
 

图3 大学生期望毕业后的就业地点(%)
交叉分析发现,学校及户籍所在地不同的大学生期望就业地点有明显差异。省会学校的学生希望在特大或大城市工作的比例高出地级市的学生近20个百分点;户籍所在地为大城市的学生更倾向于在特大或大城市工作,比来自中小城市或农村的学生高出20多个百分点。
2、就单位性质而言,55.5%的学生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国有单位工作仅占6%愿意选择民企
调查发现,36%的大学生毕业后最想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19.5%最希望进入国有企业,两者合计,55.5%的大学生将毕业去向锁定在“工作稳定、社会保障及福利优越”的国字号单位。同时,也有22.7%的大学生将薪资待遇较高的外企当成自己的首选目标。
虽然国家出台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但调查发现,民企依然遭受冷遇,愿意首选民(私)企的大学生比例甚低,仅占6%(见图4)。

 

  图4 大学生期望毕业后的就业单位性质(%)
交叉分析发现:本科院校的学生希望将来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比例(41.1%)高于职业院校(24.5%);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文科专业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比例(43.5%)高于理工科或医科(31%),而理工科希望去国企或外企的比例(22.8%)比文科(14.6%)高。
3、就薪资待遇而言,半数以上大学生可接受月薪在1500元以上
调查发现,对于第一份工作,29.1%的大学生能接受的月薪为1501-2000元,12.6%能接受2001-2500元,10.8%可接受2501元以上,三者合计,超过一半(52.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月薪须在1500元以上(见图5)。

 

图5 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薪酬的心理底线(%)
交叉分析发现,重点大学的学生对第一份工作能接受的月薪高于普通本科院校、职业技术类专科院校的学生。84.6%的重点大学学生可接受月薪在1500元以上,该比例在普通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专科院校分别为48.7%和34%。
4、在就业价值取向上,薪金待遇和个人发展空间是大学生求职考虑的主要因素
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求职时会考虑各种因素,其中薪金待遇和个人发展空间位列前两位,分别占65.4%和55.2%(见图6)。
 

   图6 大学生求职考虑的因素(%)
第三产业向来被认为是吸收大学生劳动力最强的领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如果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高,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就会创造更多的高端就业岗位。但是我国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对普通劳动力需求旺盛,而对高素质大学生吸纳能力不足。而新兴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业等可以提供大量高端就业岗位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太小。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大学生期望的就业领域往往是现实中容纳劳动力就业人数较少的行业,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无情的摆到了大学生面前——
首先,几乎没有一个大学生想到农村就业。而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有关数据,2007年我国农村就业人员已达到城镇就业人员的1.6倍,农村的就业市场相对更大;
其次,鲜有大学生愿问津民营、私营企业,而它们恰恰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数据表明,2007年,国有单位、民营企业及股份企业、外资企业、个体经济吸纳就业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6.2%、65.9%、4.0%和13.9%,与之对应的大学生就业期望则分别为55.5%、6%、22.7%和13.4%(见图7)。很显然,大学生的就业目标与社会现实存在很大差距,就业期望过高也成为加剧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图7 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各行业实际容纳劳动力的比较(%)
 
三、高等教育培养方向的错位,使大学生就业难雪上加霜——学生需要就业技能,学校供给书本知识
中国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低,难以容纳高端人才。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使得中国就业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调查发现,对于造成当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客观原因,分别有73%和70.4%的大学生将其归结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不足和学校扩招过快。除此之外,不少大学生认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占58.7%(见图8)。
 

图8 大学生眼中造成目前就业形势困难的原因(%)
同时,在大学生眼中,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实践经验,分别占72.4%、66.7%(见图9)。
 

 图9 大学生眼中用人单位所关心的因素(%)
显然,无论是主观评价自身,还是从用人单位考虑,大学生已经意识到能力的不足和经验的欠缺,已成为制约自己顺利就业的瓶颈。而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差的原因,固然有大学生自身的种种主观原因,更重要的则是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与市场需求脱节,学生就业需要的是技能,而高校供给的是书本知识——据统计,我国大学中有七成左右开设了英语、法律、国际贸易等文科类“热门专业”,培养的多是“白领”类人才。而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是以低端加工业为主,对一线蓝领工人的需求相对最大。这致使劳动力市场供需错位现象严重,造成其就业困难。
 
四、严峻的就业形势难免使毕业生饥不择食、慌不择路,急躁与浮躁情绪明显,就业诚信问题不容小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普遍心态;社会关系被多数学生认为是最有效的求职渠道;仅半数反对“简历注水”(53.5%)、“任意违约”(52.5%)等不诚信行为
1、“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普遍心态
调查发现,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骑驴找马”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普遍心态,除去40%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希望继续深造之外;剩余60%的学生中,38%的学生希望毕业后先找个单位稳下来,日后择机跳槽;坚持找到满意的单位才就业的大学生仅有10.9%(见图10)。

 

图10 大学生毕业后的打算(%)
“先找个单位再说”可以暂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就业率,实现了个人利益最大化。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就业态度并不值得鼓励。据了解,许多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满意度并不高,上班时间不长,有的甚至连应聘的岗位还不熟悉,就提出辞职。这不仅对用人单位的用人计划带来较大的冲击,而且也破坏大学生的就业诚信,影响学校声誉,给自己和学校以后的就业工作都会带来困难。因此,大学生在就业时还须慎思而行。
交叉分析发现,不同类别学校的学生就业态度存在显著差异。重点大学的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达60%,远远高于普通本科院校(38.7%)和职业技术类专科院校(27%);而职业技术类专科院校的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比例较高,占49.5%,同时有自主创业想法的也稍高一些,占11.5%。
 
2、37%的学生认为找工作主要靠社会关系,比例最大
调查发现,在多数大学生眼中,最有效的求职渠道仍然是靠家庭和个人的社会关系,占37.9%。调查中,很多被访者直言“找工作就是比老爸”。30.5%认为学校提供信息及推荐是自己找工作的最佳渠道;认为在各种大型招聘会和人才市场上最可能找到工作的也有25%(见图11)。

 

图11 大学生眼中有效的求职渠道(%)
3、仅半数学生反对“简历注水”及“任意违约”行为
调查发现,针对有些大学生求职时对简历“过度包装”,片面夸大自己的能力的行为,仅有53.5%的大学生表示反对,认为这是种不诚信的行为(见图12)。很多被访者认为,面对如此困难的就业形势,这是吸引用人单位目光的好方式,并表示自己身边普遍存在“简历注水”现象。
调查中,仅有52.5%的学生反对就业中的违约行为,认为这是对用人单位不负责任的表现,也会影响到母校的声誉和师弟师妹们的就业境遇。但表示赞成或态度模糊的人不在少数,认为追求更好的工作是毕业生应有的权利(见图13)。访问中很多被访者称,能“一女多嫁”是个人能力强的体现。
交叉分析显示,年级越高,支持“违约”的比例越高,该比例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中分别为19%、27.9%、30.6%和43.6%。
 

  图12 大学生对求职简历“过度包装“的态度(%)

 

图13 大学生对“任意违约”的看法(%)
 
五、调查建议
1、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源头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该看到的是,我国大学生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并不高,之所以出现大规模的大学生就业难,根源在于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多以低端加工业为主,容纳大学生就业能力有限。因此,应以本轮经济危机为契机,切实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企业,推动经济转轨变型,扩大就业市场对高端劳动力的容纳力,以期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2、直面现行教育体制弊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承认的是,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出现了巨大的问题,教学方向发生了严重的扭曲,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就业能力差。为此,应合理规划高校办学层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除少数研究型大学之外,其余高校应严格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办学方向,并合理控制招生规模。同时,应狠抓高校内部管理,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目前多数高校教师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和职业训练,很难培养出就业能力强的学生,应积极尝试教师对口交流,让高校教师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以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3、鼓励大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转变传统观念,放低就业期望。短期来看,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很难解决,产业结构调整绝非朝夕之事,高等教育改革亦非一日之功。因此,大学生毕业生应认清就业形势,放弃精英主义思想,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4、深化落实各项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如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应加强对各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积极制定各项政策的实施细则,形成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合力。如降低中小企业负担及运营成本,完善户口、人事档案管理政策等。
 
 
 
 
 
 
 
 
 
 
附录:              
样本背景资料
本调查于2009年8月份完成,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调查了山东大学、烟台大学、聊城大学、山东商业职业学院、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5所高校650个样本。
1、样本性别分布


 
2、样本就读学校层次分布

 
 
 
3、样本专业分布


 
4、样本年级分布


 
5、样本生源地分布

版权所有 © 2010 山东民意网
鲁ICP备10204905号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