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破除垄断是难点
- 时间:2012-06-27 09:08
对垄断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已经形成共识,但是解决这个问题迟迟没有太大的进展,这需要高层下政治决心,并且设计出比较细致的改革方案――
近日,权威人士透露,酝酿8年仍难产的收入分配改革将迎来曙光。
专家认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4个重点,分别是垄断行业的改革、解决政府官员腐败问题、消除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和改善弱势人群的发展条件,而打破垄断和治理腐败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难点。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有望下半年公布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近日透露,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案将提交本月底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讨论。虽然贺铿同时表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能否在月底“过会”,目前尚无法肯定,但结合此前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将在年内出台的传闻,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年内出台或许是大概率事件。
关于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研究早在2004年即已开始,但直至今日才稍有眉目,真可谓是八年磨一剑。
今年以来,收入分配改革的关注度高涨。背后的原因则涉及到高层在多个场合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表态。温总理在今年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政府将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紧接着,温总理在3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了今年要完成的七大任务,其中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居首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也提出,抓紧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并明确责任单位为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和国资委等。
加之今年“稳增长”政策的出台,收入分配改革也被赋予刺激消费需求的使命。
收入分配问题或成中等收入陷阱诱因
收入分配改革已刻不容缓。
“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面临两个比较大的问题:一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当前收入差距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二是存在各种各样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收入分配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的10%群体和收入最低的10%群体的收入差距,已经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目前的23倍。
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给出的结论是,中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人均收入相差65倍。
学者也经常把收入分配问题与中等收入陷阱联系在一起。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撰文指出:“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发生的收入差距扩大,如果严重性达到了某种限度且没有有效政策手段予以制止,则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和社会凝聚力降低,继而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以及减速乃至停止的原因。”
难在打破垄断和治理腐败
作为收入分配领域的权威专家,李实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一个收入分配改革课题组,并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
李实指出了收入分配改革的4个方面的重点:“首先是打破垄断,垄断行业可以利用它的垄断地位获得超额报酬,导致了部门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另外,垄断部门内部也缺少一个合理的分配机制,导致垄断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次就是政府官员的腐败问题,官员和政府部门滥用权力创造灰色收入甚至不法收入,也造成了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第三就是要努力消除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以及市场分割问题,比如户籍制度,它使农民工不能平等地享受市民待遇,进城以后实质上变成了二等公民,不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第四个重点就是要改善弱势人群的发展条件,以此改善他们的竞争条件,从而缩小收入差距。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以及农民收入偏低的问题,都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以及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李实认为,消除垄断和官员腐败所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是其中的难点。李实指出,垄断的问题讨论了很多年,垄断所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具有很强的不合理性,对这一点大家已经形成共识,但是解决这个问题迟迟没有太大的进展。这个问题解决起来难度非常大,需要高层下政治决心,并且设计比较细致的改革方案。第二个难点就是消除腐败。反腐倡廉搞了很多年,但成效并不是很明显,这说明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非常大,这可能和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很大关系。
据媒体报道,始于2004年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之所以“千呼万唤不出来”,其中牵涉到各种利益的博弈是最大原因。
改革如何才叫成功?
对于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关系,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当前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初次分配上。他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都要下功夫,但当前改革的重点还应放在初次分配领域,因为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主要发生在初次分配领域,比如垄断所带来的行业收入差距、国有企业无偿或低价占用资源、中小企业税负负担偏重、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未健全、企业拖欠克扣工资、灰色收入以及农民收入增长慢等问题,都是发生在初次分配领域。二次分配领域当然也有很多工作要做,但相对而言,二次分配的作用只能调整初次分配的结果,解决不了初次分配中的分配起点和分配过程的不公平问题。
据调查,当前有三件事情是群众最为关注和关心的,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位列其中。群众反映,现在虽然大家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但是收入分配差距却越来越大。
收入分配改革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期望,改革达到什么目标才算是成功呢?对此,苏海南的观点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要实现多方面的目标。一是人们最关注的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和财富分布要得到遏制、扭转和调整,地区、行业、部门、群体之间的不合理收入差距要缩小;二是对于收入分配秩序混乱、拖欠克扣工资、灰色收入等情况,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并借助整顿查处等措施来加以扭转;三是要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让机制自行正常运转,如果这些机制体制都健全了,政府就不用多干预了。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也指出:“我们不能期望,方案一出来,就能彻底改变目前这个格局。我们的期望是,用10年的时间,基本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扭转失衡的利益分配格局。”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201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