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化

时间:2011-06-24 09:37

 

 

    什么是文化?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建设中国当代文化?前辈和时贤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张岱年先生提出“综合创新”的文化建设理论,一直为学界所瞩目。但是究竟如何实现综合创新,又成为困扰时贤的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不了,文化创新就难以落到实处。

  从时代实践中开拓源泉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时代的实践是思想文化的真正动力和源泉。在这一意义上说,哲学是时代问题的形上解答,文化则是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必须要回答和关注这个时代的问题,完成这个时代的任务,否则就不是这个时代的文化。所以,在今天我们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任何一个社会对以往文化的继承,都不可能是原封不动地兼容并蓄,而是经过一番加工改造和熔旧铸新的工作后,才能予以吸取。但是,对传统文化究竟应当怎样进行加工改造?抛弃哪些?吸收哪些?发展哪些?这从根本上说是由当前的社会存在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所决定的,即由当前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应当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而不能从旧的传统观念的母胎中孕育生长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真正动力和源泉。

  寻找当代中国文化之魂

  当代中国文化的灵魂是什么?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为了谁?在学理的层面上,大家都会说是马克思主义。但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灵魂?恩格斯在1847年10—11月写《共产主义原理》时说:“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既然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民群众的自由发展和解放的学说,那么,如何实现人民群众的自由发展和解放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主题。因此,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内容就是两点,一是群众观点,二是实践观点。在文化建设和发展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中国文化的发展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群众观点要解决的是我们的文化建设为了谁的问题,实践观点要解决的是我们文化建设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但是,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中的灵魂和核心地位,绝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代替具体的文化建设。在我国文化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的科学问题、思想文化问题、道德问题,只能由科学理论工作者按照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创造性的研究和探索予以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并不矛盾。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发展要想获得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坚持文化形态的多样化和层次性。然而,文化形态的多样性、层次性,并不排斥灵魂和核心的作用。有灵魂、有核心并不意味着没有多样性。

纳百川万不可“蔽于一隅”

  中国当代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不可能单纯地依赖于某一种文化形式,而是在新的实践下实现各种不同文化形式的互斥互补、交融碰撞、综合创新。不同民族在其历史发展中创立的不同文化形式,有互相排斥、冲突和对立的一面,也有融合、互补和统一的一面。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立的各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就如同人的耳目鼻口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不能“蔽于一隅”,而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予以审视。各种不同的优秀文化传统虽“皆有所长”、“时有所用”,但毕竟是“不该(赅)不偏(遍)”,仅“得一察焉”。(庄子语)但“一隅”之术不足以举人类文化之“全道”。

  作为理论工作者,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应该是服务于我们当下的实践和人类的幸福事业。因此,不管何种文化,在当代中国都将面临一个现代转换的问题,或者说都面临如何中国化的问题。就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它产生于中国古代社会,是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是对那个时代的问题和任务的解决和解答,在今天要想发挥其积极作用,就必须实现其创造性转换,使其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表达形式上都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就外来文化来说,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益补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需要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从历史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千年、历久不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善于吸收和容纳各种外来文化的积极内容。

  因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文明共有精神家园,需要我们摒弃任何文化成见,公正客观地对待人类在其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各种不同的优秀文化,正确认识各种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对话与融通。这是发展和繁荣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路径,也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孙熙国系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链接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发展文化的提法

  ●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研究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来源:人民论坛

                                                    2011-06-24

版权所有 © 2010 山东民意网
鲁ICP备10204905号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