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热词串烧”
- 时间:2015-12-01 11:15
思响哥按:2015年仅剩31天了,是时候总结下啦。回顾即将流入时间长河的11月,那些发生的重要国家大事,那些让小伙伴们或喜或悲的热点事件,带给我们怎样的理性思考?环顾四周,冬天已经毫无保留地来到身边,雾霾也毫不客气(跪了),那么,我们端上热腾腾刚出炉的本月“热词串烧”,希望为你带来片刻温暖~~
若说十一月新晋的高频词汇,非“供给侧改革”莫属。习近平总书记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克强总理17日在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时再次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那么中央高层频频表态的“供给侧改革”,究竟是何方神圣?来看看专家的解读。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 “所谓供给侧改革是指发生在投入侧而非产出侧的改革”,那么具体的改革内容是什么呢?
一是通过改革增加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投入;二是通过改革促进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知识增长等要素升级;三是通过改革培育企业、创业者、创新型地区或园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型政府等主体;四是通过改革(如减税、简政放权、放松管制等)激发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通过改革淘汰落后产业、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业和新产品。
高层这时候提出“供给侧改革”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思路转变?
官方经济学思想已由以前的重需求管理、重短期刺激,转变为供给、需求“两手抓”,甚至将把更多笔墨用于供给管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一条主线,是中国经济下一步长期稳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也认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和创新是未来中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的新的动力机制之一。
如果说你对新词儿“供给侧改革”还保持着以观后效的观望心态,那么来缅怀下“扶贫”这个老词儿吧,因为5年后这个词在中华大地上就不存在啦。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目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五中全会之后的首个中央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27日至28日召开,大会再次强调了“确保”——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意味着5年时间解决剩余7017万人口贫困问题,从国际上看没有先例。
如何实现?在这个“史上规格最高”扶贫会上,22个中西部省(区、市)的一把手与中央签下了脱贫攻坚责任书,也就是立下“军令状”。
立军令状这里还有一个关键词:逐级。也就是说,这次省里向中央立“军令状”后,接下来地市要向省、县要向地市也立下军令状,压力层层传导。
对军令状的落实问题,中央已经“放了狠话”:“实行最严格的考核督查问责,确保中央制定的脱贫攻坚政策尽快落地”、“纪检监察机关对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违法违规问题,坚决从严惩处。”
有紧迫感的不仅是地方政府,中央部委也要“深吸一口气”了。政治局会议强调,“中央各部门必须步调一致、协同作战、履职尽责。”扶贫毕竟涉及贫困群众生活发展的方方面面,发改、财政、交通、水利、农业、国土、教育、卫生、社保、民政等部门更是“首当其冲”,接下来要怎样更好地“接济穷乡亲”,各大部委都要“掂量掂量”了。
同样“深吸一口气”的,还有教育界,24日傍晚中纪委转发驻教育部纪检组的消息称,中国传媒大学3名校领导: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苏志武、副校长吕志胜,因违反八项规定分别受到了通报批评、免职等处分。驻教育部纪检组特意强调,陈文申、苏志武、吕志胜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一直存在上述违纪情形,意即三人“顶风违纪”。
这三名校领导之外,中传还有5名干部被处分:分别来自党委校长办公室、财务处、后勤处、党委校长办公室行政科及秘书科。这五位干部被调查的原因在于:接受组织检查时提供虚假情况和材料,应付巡视检查和组织调查问题。意即“集体舞弊”。
事件一经披露,便在舆论场和中传子弟遍布的媒体圈炸开了锅。不少人呼吁“欢迎按照此标准彻查一切高校” ,还有中传学生第一时间晒出了自己的“限量珍藏版”毕业证书,当然也有网友在微博发表疑问“感觉这些问题不是什么大事儿啊?”
人民论坛网官方微信及时对中传“大塌方”腐败进行了解读,认为这释放了三大反腐信号:教育界反腐大幕正式拉开;2016年中纪委打击“塌方式腐败”的节奏将不会放缓;中纪委将继续打造“最严党纪”的威慑力。
2015已然走到年末,年关将至,中纪委在这个时候强调作风问题,也不无原因。特别是23日中纪委官网“学思践悟”栏目发布“学习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系列”文章之一,再次聚焦党纪与作风问题。文章指出,党规党纪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党纪与国法混同、纪法不分,把党员的标准等同于公民的底线;对现阶段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缺乏有针对性的严格规范,特别是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规定得不细、不具体;适用对象过窄,廉政准则只管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党纪处分条例的主要违纪情形,也主要针对领导干部。
既然中纪委重点强调了“党员标准不同于公民底线”,思响哥就很有必要再次跟大伙重温一下10月21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史称“最严党纪”中尤其值得广大党员干部警惕的十大不良作风。
临近岁末,领导很忙。本月高层动态的关键词是“外交”。习大大出访越南、新加坡、出席G20峰会、APEC、气候变化巴黎大会等;李克强与默克尔的合肥行、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高铁外交”、上海自贸区考察……领导人出访越来越频繁,是出于对我国周边外交以及大国关系的综合考量。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条件下,“软实力”和“巧外交”成为拓展一个国家战略影响、提升其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而“首脑外交”则是集中展现“实力”的重要场合。
中国和平发展,要做国际秩序的建设性力量,话语权不会从天而降,需要用积极的外交姿态去争取。习近平曾言:“樱桃好吃树难栽,幸福不是从天降”,“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我们始终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姿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没有积极的外交姿态就没有话语权。所以,本月乃至今年这一系列的外交组合拳,显示出中国在布局周边外交、巩固大国关系上变得越来越主动,明确提出各种倡议,清晰表达自身主张,同时切实考虑对方利益和诉求,努力构建双方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关于近期习近平和李克强的一系列出访活动,人民论坛网采访了多位专家进行解读。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学系主任熊李力在谈到我国外交近来的亮点与变化时说,中国与周边外交进一步提升,“亲诚惠融”的外交理念成为亚洲外交的新成果。中国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提升了周边关系,成为国际和平外交的典范。
G20峰会召开前夕,巴黎多处发生暴力恐怖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为寒冷的11月披上了悲痛和伤感的色彩。
巴黎暴恐事件发生后,世界主要大国迅速作出反应,强烈谴责这一反人类的极端行为。习主席向法国总统奥朗德致慰问电之时,异乎寻常地用“最强烈的谴责”这一措辞表达对恐怖分子“野蛮行径”的愤慨;在金砖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上,习主席指出:恐怖主义已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最严峻和急迫的安全挑战。”
面对恐怖主义挑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11月,巴黎恐怖袭击中众多无辜生命逝去不久,“伊斯兰国”杀害中国公民樊京辉的消息再次让国人震惊,而后马里又传出三名国企海外公司高管在“基地组织”的劫持案中被枪杀。
这不禁让一向认为暴恐远离自己的中国民众思索:暴恐袭击离咱们中国人还有多远?一直生活在相对和平环境中的中国公民面对暴恐袭击时应该怎么办?对于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中国公民来说,让他们在跨出国门前首先要养成查看当地安全局势的新习惯,因为在暴恐袭击面前,中国公民不再是“安全例外”。
外交部23日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洪磊表示,中国是国际反恐行动的重要参与方,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支持国际社会采取的反恐努力。
“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
24日,习近平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宣布,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与此前历次改革相比,中国军队新一轮改革聚焦领导指挥体制,改革是立体式、全方位的,力度空前。这次军改之所以被称为“史上最牛”,就在于直指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在人民军队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不光意义重大,此次军改确有颇多看点,包括“调整军委总部体制、实行军委多部门制”,“组建陆军领导机构”,“重新调整划设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裁军30万”,“下决心全面停止对外有偿服务”,“优化武装警察部队力量结构和指挥管理体制”等等,其他还有军民融合、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派驻纪检审计等等亮点。
按照改革目标要求,2020年前,中国军队将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专家说,“那时的中国军队,将是一支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精干高效的现代化军队。”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人民论坛编辑常妍、王卓怡、李一丹综合整理新华网、中国经济网、外交部网站等)
来源:人民论坛网
20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