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错纠错机制应有具体的执行办法,为干部“松绑”
- 时间:2017-02-07 11:09
在2016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各地相继制定出台了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改革创新。青岛西海岸新区出台《干事创业容错免责庸政懒政严肃追责暂行办法》,这是山东首个建立干部容错免责机制的区域。此后,济南市、德州市也出台专门规定。
去年3月,济南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支持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用制度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营造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的良好环境。随后,济南还陆续出台了纠错机制、防错机制和反对诬告陷害办法,为真正想干事创业的干部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实施近一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济南干部的精神状态呈现了良好的势头。”省人大代表、济南市代市长王忠林说,“我感觉各级都呈现出一个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惹事的氛围。”王忠林举例说,去年济南旧城改造,拆迁量非常大,但济南既完成了任务,又保持了和谐稳定。前段时间持续进行拆违拆临,春节之前各个县区也基本完成第一期的违章建筑拆除计划,“这些都反映了干部良好的精神状态,也给济南未来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省人大代表、章丘区委书记刘天东。
省人大代表、章丘区委书记刘天东认为,“撸起袖子加油干”现在是一句流行语,撸起袖子不难,关键要看是不是主动撸起袖子。他认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正是以良好的机制正向激励干部敢作敢为,要有容错的气量,为干部“松绑”加油干。
“容错不能成为违规违纪的‘挡箭牌’,关键要让干部明白容错的范畴。”刘天东举例说,如在改革创新中,因经验不足,先行先试出现探索性失误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或者在捆绑使用项目资金中出现失误,但有利于发展和改善民生,且没有谋取私利的,都可适用容错机制。在程序上,可向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部门提出容错申请,经核实认定符合容错情形的,报区委常委会决定是否予以免责。“干部是组织的财富,干部犯了错,不能一棒子打死。我们应以对历史负责、对干部负责的精神看待错误,用辩证方法对待错误,让干部放下包袱,心无旁骛地干工作。”刘天东说。
“构建容错纠错机制,是解决干部不想干、不敢干的问题,为敢担当者担当。”省政协委员、省民意调查中心主任、山东政府法制研究中心主任张晓说。“在目前的形势下,个别政府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干脆少干乃至不干。”张晓说,比如面对中央提出的“放管服”三管齐下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不理解也不适应这种转变,于是干脆不干,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张晓说,容错纠错机制,应该做好顶层设计,有具体的执行办法。比如“错”如何认定,什么错该追究,什么错可以“容”,“容”到什么地步,如何纠错。“处理好个人的错与工作上的责之间的关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雅菲 陈玮)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