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持的这次会议释放哪些重磅信号?
- 时间:2017-07-17 11:07
思响哥荐
刚刚过去的周五周六,有一件大事: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1997年以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按惯例,中央和国务院主要领导、“一行三会”的高层、各省省委书记或省长会参加,一般为期两天。会议主要讨论金融监管体制顶层设计、银行体系改革、金融风险防范等重大战略问题。
可以说,这次会议,信息量很大,兼具“风向标”与“压舱石”意义。
明确定位: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
【解读】“这是从战略高度、全局角度对金融作出的新的明确定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说,这一论断体现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金融所能起到的独特作用。
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指出,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以下重要原则:
第一,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第二,优化结构,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要坚持质量优先,引导金融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风险可控。
第三,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要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
第四,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完善市场约束机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健全市场规则,强化纪律性。
习近平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的理念,更加注重供给侧的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动能转换。
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要改善间接融资结构,推动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
要促进保险业发挥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的功能。
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鼓励发展绿色金融。
要促进金融机构降低经营成本,清理规范中间业务环节,避免变相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2017年6月2日拍摄的嘉善县一家电机公司的生产车间。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解读】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迫切的现实需要。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亟待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董登新建议,要通过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丰富直接融资工具,打通直接融资渠道,更好地解决创新型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融资需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融资解决方案,从而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习近平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
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
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要坚决整治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严格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规范金融综合经营和产融结合,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主体责任。
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法治体系。
【解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目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但企业经营发展仍面临较大压力,风险会传导至金融领域。与此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强,外部风险仍存隐忧。
在内外部环境的制约下,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
会议释放的信息显示,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认为,部分地方官员为追求短期政绩而漠视关于地方政府举债的法律法规,还往往把责任转移到继任者。终身追责,倒查责任,是在鼓励、引导地方政府在合法合规的基础和前提下干出政绩,搞好工作。
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习近平强调,要坚定深化金融改革。
要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完善外汇市场体制机制。
要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风险内控机制建设,加强外部市场约束。
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地方政府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金融管理部门要努力培育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
要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
中国人民银行外景(资料图片)
【解读】在众多改革措施中,“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引人关注。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小全认为,当前金融业混业经营快速发展,跨市场、跨行业的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原有监管体系的协调性亟待加强。中央及时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提高金融监管的层级,统筹相关监管部门,以“一盘棋”的思维和手段来保证国家金融稳定,将有效确保国家能积极应对国内外可能的金融风险,保证经济转型发展顺利推进。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一系列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的改革措施,意味着将致力于实现监管对金融领域的全覆盖,填补空白和漏洞。此外,这次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方面也有一些新的改革安排。
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习近平指出,要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要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要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机制。
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搞好相关制度设计。
2016年9月21日,在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丝绸之路金融论坛上,与会代表出席签约仪式。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解读】这次会议释放了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信息。包括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等。
周小全表示,要以金融对外开放适应和满足中国经济“走出去”的新需求,并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提升中国金融的质量和竞争力。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习近平强调,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好金融系统领导班子,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
要扎扎实实抓好企业党的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性教育,加强纪律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要大力培养、选拔、使用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人才,特别是要注意培养金融高端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
【解读】这次会议释放的信息显示,地方政府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
鲁政委说,这一要求明确了金融监管和金融风险防控工作中,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在中央统一规则下,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将更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人民论坛网(rmltwz)综合整理
资料来源:新华社
来源:人民论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