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专家离公众究竟有多远?

时间:2008-06-24 09:16

 

    近期,有关地震预测的讨论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与此相应的是,对地震预测专家的看法,网友们打起了口水战。为此,人民论坛杂志社在年初“中国专家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到底如何”的专题调查的基础上,特组织了“专家离公众有多远”问卷调查,除本刊记者采访调查外,还通过新华网、人民论坛网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共有7350人参与投票,并受到网友热评。
    近九成的受访者认为专家社会责任感在滑坡
    近年来,有关专家社会责任感话题的讨论逐渐增多。早在2004年,一场“郎旋风”引发了有关经济学家社会责任的讨论,并引起了公众对部分经济学者为利益集团代言的强烈质疑和普遍谴责;2006年,历史学者们成为讨论的主角,易中天、阎崇年、于丹等在百家讲坛开启了一场历史通俗化的潮流,招来了历史学界诸多批评之声,这种批评之声与大众的叫好叫座之声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成为该年度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现象。此外,学者抄袭事件、学院派纷争的不断曝光,特别是此次公众对汶川地震预测方面的质疑,可以说极大地影响了专家学者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本次调查发现,89.18%的受调查者认为专家的社会责任感总体趋势是在滑坡,选择在上升的只占3.74%,没什么变化的占3.4%,难以判断的占3.67%。89.8%的受调查者认为,近几年来专家学者已有相当一部分或整体上失去了社会责任感。 
    何谓专家?何谓专家的社会责任?普遍的看法认为,专家首先是必须接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或实际上达到同等水平。其次,拥有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理论或比较系统知识。专家的社会责任,一是不能局限于自己的专业或职位,而应该关注整个社会。二是必须具有怀疑求证精神和批评精神。也就是说专家学者的社会责任,除了术业有专攻,学有专长外,还必须具有社会关怀和批评精神。 
    有网友表示:一个专家,只有当他把自己的职业和专业以外的社会事务作为一种社会责任给担当起来,而且是自觉地担当起来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专家”。“以此来对照我们当前的某些专家学者,怎不让人失望?!”
    调查显示,77.65%的受调查者认为专家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比其他群体高。对于专家学者履行社会责任的缺失或社会责任感的滑坡,超过七成的受调查者表示不能原谅。有评论指出,近期地震预测专家广受批评和质疑,与网友们对专家的高期望值相关。
    市场经济的冲击和个人意志不坚定是专家责任感缺失的重要原因
    “你认为专家社会责任感滑坡或缺少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调查显示,市场经济的冲击、个人意志不坚定、科研机制不活、学术环境不够宽松排在前四位。以下依次为:科研和教学成就感不强、生存发展压力加大、缺乏集体归属感、工资待遇整体偏低、社会地位不高等。
    有网友指出,专家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实际上就是专家学者的本性正在被消解的问题,即要么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要么成为依傍于权贵的鼓舌者、要么成为谄媚大众的“老好人”。面对专家学者的这种迷失,北京大学汪丁丁教授曾发出这样的疑问——一个分工看守社会良心的人,社会既要助长他的利己之心,又要助长他的良心。这么个巨大矛盾植在他心中怎么会不迷失了他的灵魂呢?
    社会的急剧转型,整个社会的浮躁气息,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学术圈中来。20世纪90年代,中国专家学者在充分“学院化”的同时,曾表现出了一种“公共性”的衰落。在造就了大批量的硕导、博导的同时,社会责任感的担当却明显缺少。20世纪末至今,专家学者们又开始活跃了,公共性的舆论之声多了,并逐步落实到了实践。但在中国这个社会转型期,专家学者们拿什么来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现如今,专家的知识往往局限于某一专业或某一领域,而这种知识又转化为谋生的手段,专业化使得它不足以在专业之外继续有效。受访者表示,我们社会当中,有一些专家为名为利,迷失自我,在非专长领域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部分专家学者与某些利益没有了距离。 
     当然,“专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不能一味地批评专家,要更多地找找我们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受访者认为,行政强化弊端重重,早已广受诟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专家社会责任感的担当。 
    专家最应该保持独立的立场与人格 
    “专家学者的下述表现,你最不能容忍的有哪些?”调查显示排在前四位的是:替利益集团代言讲假话、学术钻研不力或成果粗制滥造、争官位争课题、教书育人不认真投入。网友表示,部分专家社会责任的丧失表现在他们不再依据自己的学识和洞察力来为社会公正呐喊。 
    记者采访调查发现,专家要履行社会责任,受调查者提得最多的就是要保持独立的立场与人格、要讲真话、追求真理。 
    如何保持独立的立场与人格,在专家学者内部也引起了一定的反思。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表示,求真是专家学者第一要务,替百姓说话不是其必然使命。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认为,学者不应该迎合任何人,包括大众。等等。
    网友们表示,在我们身边,敢于直言的专家学者不是太多了,而是实在太少了。“很多问题只有靠着专家独到的眼光和浓厚的学术功底才能发现解决,如果我们的专家学者声小息微,少言寡语,岂不是社会最大的悲哀?”“学者为了怕惹是非,躲进书斋,不问世事,不在当下的改革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如此学者即便是著作等身,又有何用呢?”  
    专家学者应该有社会责任感这一点是无须讨论的。但如何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即通过何种途径、采用何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
    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首先,专家学者实现自己社会责任感重要和主要的途径,就是从学术的角度去研究现实社会提出的问题,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反馈给社会。如能像现当代的著名学者陈寅恪、钱钟书、冯友兰等那样。其次,专家学者要坚守真理,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多位学者对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赵玉芬力促PX工程项目迁址赞赏有加。“从专业的角度说,我更清楚其中的严重性。反映出来的数据和观点,都是以学术的态度进行了专业的论证,既然要想正面地解决这件事,不是光扯着嗓子喊上两句就可以的。”赵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以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告诉了民众什么是PX工程,为该工程项目最后成功迁址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来源:《 人民论坛 》(2008年第11期)
                                                                      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组

 

版权所有 © 2010 山东民意网
鲁ICP备10204905号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