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是取消“农村户口”的时候了

时间:2008-12-04 08:53

 

 

    在中国土地上居住生存的老百姓都是国民,既然享有国民居住权的都统称为居民,这是合理合情的。只要是共和国的国民都该享受平等的户籍权利,怎可分居住地城市(镇)与农村,再分什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农村人和城镇人不都是国民吗?都居住在共和国内的居民?在过去年代,有个开国领袖,一边说要“缩小城乡差别”;一边以“一句顶一万句”的御旨:“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
就制定了以划分“农业和非农业户籍”政策,自此给农民好似套上了枷锁,把农民打入悲苦的深渊,促使城乡差别越来越大。50年代制定和推行的不平等的户籍制度,像如来佛把孙行者压在五台山下那样,现在已经把“农民户口”压在大山下半个多世纪了,难道也要压它五百年吗?!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是彻底改革取消“农村户口”这副枷锁的时候了!

  每年“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此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是代表8亿农民的呼声,也是13亿人民的呼声。新一届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向十分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特别是这几年致力于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三农”问题。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最重要的是在国民中消除歧视农村、歧视农村户口、歧视农民、歧视农民工的问题。长期存在这个“四歧视”的关键就是从划分了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开始的,就是农民没有和城里人同样享受到同等的国民待遇,没有享受到共和国公民的平等权利。从根子上说,这就是歧视农民的起因,也是造成“三农”问题的主要根源!

  现在有了先例。不久前,河北、辽宁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相继统一了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取消了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划分,统称为居民户口。在这个意义上,广州市的户籍制度改革更走在前面,证明其在实现公民身份的历史进程中不断递进。今年(2008年)2月召开的广州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赵同顺提交提案;建议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之间的发展机遇平等。广州市政府对该提案十分重视,日前答复: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制约广州科学发展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广州市已在试点的基础上彻底改革户籍制度,不再划分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并用身份证取代户口簿。据了解,广东省内已有类似配套措施出台。2004年7月1日起佛山就开始取消原有的“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自理口粮户口”等户口类别,统一登记为“佛山市居民户口”。2006年12月22日,佛山市宣布:全市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完成,全市农村人口全部取消了农村户口。2005年,深圳宝安、龙岗两区完成“农村城市化”的改革,原有的农村人口已全部转为深圳市居民。是的,广州不仅只从形式上的户籍制度改变,而且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四个一体化”就是彻底取消和填平了多少年来农业户口与城镇户口的差别鸿沟。“四个一体化”就是:一、就业一体化,提高农民就地转移就业比例;二、基础设施一体化,打造市域1小时交通圈;三、行政管理一体化,将林地使用权落实到户;四、资源配置一体化,建设“广州中央大厨房”。(“四个一体化”详见《南方都市报》;《现代快报》2008年11月8日转载题为《广州将取消农村户口》一文)

  深圳不仅城乡统一改制为居民户籍后,而且还实现了关内外户籍互迁。从2008年11月1日起,深圳“关内”和“关外”的户籍居民终于可以自由迁移户口,不再受数量、指标限制。这对实施了28年的“-市两制”户籍管理体制正式废止。那天周一上午9时,市民李先生来到梅林派出所,递交了户籍迁移申请,将户口从宝安迁至梅林的住处。因为是房产属地变更,林先生递交了房产证原件、复印件,本人身份证及要办亲属的身份证原件、复印件,结婚证原件、复印件(已婚人士),小孩出生证原件、复印件(有小孩随迁者),原户口簿及复印件,以及-寸相片一张(白底)等证件资料。经民警验证之后,林先生现场填写了迁移申请表,并交纳人民币10元(新户口簿费)。他告诉记者,办理过程简单、顺利,只要证件齐全,十几分钟就搞定了。

  诚然,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全国要把真正改变城乡差别、废止“不平等条约”的户籍制度,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在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相继统一了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取消了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的划分,统称为“居民户口”。现在广东省更走在了前头,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使农民享受到城镇居民同样的待遇,平等的权利!可是在北京,这个歧视农民的户籍堡垒至今还是那么顽固,仍然如毛泽东说过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哩。近日知名演员王宝强从农民工奋斗成为名演员。其间,他亲历了城乡鸿沟之下的种种歧视,农民工权益受损的种种辛酸。甚至到现在,他还是农村户口。他在北京有房有产多年,户口还是进不了北京。请读读刊登在2008年11月13日《南方周末》C19“民生”版上王宝强的口述文章,题为《王宝强说:“我要纳多少税,才能成为北京人?”》。他期望国家能给农民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他期望打工子弟能和城里孩子上同样好的学校,他期望户籍不再成为歧视农民的壁垒……

  真是无独有偶呀!我的一位忘年交朋友、知名时作家童大焕,2001年从福建三明市(城市户口)调往北京,在《中国青年报》编辑工作多年,早在北京通州买下了15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上个月我在京见到他,他告诉我:他和家人的户口至今还未报进北京户口。童大焕作为京城著名新闻评论员,对此也无可奈何也!

  接着11月20日出版的《南方周末》评论版上发表了一组因王宝强还是农村户口而来的读者来信。因为著名影视明星王宝强的农村户口进不了北京,大家为他鸣不平,同情他的户口再进不了京都,就干脆去拿个香港护照,出国拍电影就方便了。西安工人读者陈创利信上说,(现在)王宝强可是红得发紫的大明星了,没想到他办出国护照,也跟咱一样遭遇从村、乡、县再到市的繁琐的办理程序。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一些娱乐圈艺人成为外籍华人,某些官员超期滞留海外作“丧家之犬”,我们恐怕也得自省:到底出了哪些问题,让一些有门路的纷纷“出逃”?期盼我们的这片热土,能成为“化臭腐为神奇”之地,让国人自豪,因持中国护照而为我们带来光荣和便利。另一位高中生信上说,“我们这些从农村长大的人难道就要一直受城市人的白眼?难道-辈子背负着农村子弟这个字眼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吗?”山东德州的张龙来信质问:“户籍壁垒何时能打破”,“拥有城市户口学生的高考录取分数比我们农村户口学生整整低20分。我们何时才能和城里学生平起平坐啊!”河南周口的杞万村读者感叹“我们都成‘傻根’了,盼望中国的城乡户籍改革能早日启动。”

  笔者所以抄录那么些媒体上的有关资料,对半个多世纪城乡二元户籍造成意想不到的危害和如此严重的后遗症,伤害了几代人,伤害了四亿、六亿和如今的八亿农民的心,真可谓“罪恶滔天”呵!我们的良心,我们的党性何在?还可了解一下,现今世界上没有那个国家给爱国善良的国民(含农民)强加如此“不平等条约”——划分这种不平等户籍制。何况我国是改革开放30年的民主国家,已是个尊重人权的国家。正如胡锦涛2006年4月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说:“我们将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权,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他在2008年的新年贺词中又说:“我们衷心希望各国人民自由、平等、和谐、幸福地生活在同一个蓝天之下,共享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成果。”可以说现在全国媒体和网络上的许许多多涉及改革户籍制度的呼声,都是以事实说话。当年制定这种明显歧视农村,歧视农民,伤害农民,扩大城乡差别、为城乡人民划上深深鸿沟的户籍政策,害了几代农民、多少农家子弟?现在该是改革的时候了,是把这个不合理、不平等、不公道、不公正、不公平的比封建社会(其实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也没有如此歧视农村、歧视农民的户籍制)还要等级森严的、伤害农民的二元户籍制彻底改革了,是彻底推翻取消“农村户口”制度的时候了!今日广东可以做的,全国各省也能这样做吗?!


 

                                                 来源:东方网

                                                 作者:祖丁远
                                                 日期:2008-11-03

 

版权所有 © 2010 山东民意网
鲁ICP备10204905号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