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革离不开民间参与
- 时间:2008-12-19 09:0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大陆赢得了所谓"经济奇迹",在08奥运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展露,但"经济奇迹"无法掩饰体制之弊,特别是在08年里接连不断发生的天灾人祸,更是将体制之弊尽现,表象上的"经济奇迹"无法改变本质上的"后发劣势",中国驶入了"历史三峡"的水流湍急之域,再次处在1840年以来"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关节点上,根本性制度变革已刻不容缓。因此,当下中国亟待民间力量走向前台,参与到根本性制度变革中来。
考察近代中国历史,戊戌变法便是在以"康梁"为首的民间力量推动下,清政府启动的一次根本性制度变革,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掌权者囿于既得利益,关上了与民间对话的大门,甚至从肉体上消灭民间力量,拒绝与民间对话的清政府最终错失社会转型制度变革的良机。改革开放前夕,因"文革",中国社会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不改革的中国已经没有前途可言了,在事关国家前途的关键时刻,1976年4月5日发生了天安门事件,这是民间否定"文革"的总爆发,正是由于民间力量的参与,"文革"得以在中国更快结束,改革开放得以在中国更早到来。当时的执政者通过给天安门事件平反的方式,与民间力量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民间力量以理性建设之姿态,为处于危机中的中国寻找出路,这为政府冲破各种阻力推进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在08年里,中国社会最大的进步当属民间力量的崛起,民间开始褪去幼稚走向成熟。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民间力量显山露水,大批NGO成立救灾平台,积极参与救灾。在接连不断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从贵州瓮安事件到云南孟连事件再到甘肃陇南事件,则是民间力量崛起的另一种形式,因利益表达机制缺乏和权利救济渠道不畅,民间力量在体制之外,采取街头政治的形式,寻求与政府对话的时空。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政府施政风格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一改以往硬气的作风,强调慎用警力,注重沟通对话,这在08年里发生的多起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中得以充分体现。
目前,政府从经济到政治仍面临许多困难,但一切困难的解决都取决于政府对民间力量参与制度变革的态度,这也是中国在经济改革开放之后,政治能否实现改革开放的关键。民间力量参与制度变革,并不是挑战政府权威,更不是颠覆国家政权,而是要推动政府变革,实现社会转型。面对民间力量参与制度变革,期待政府富于理性,怀着善意,秉持宽容,多沟通,多协商,多对话。民间正在努力,政府更需加油!
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作者:王利平
日期:200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