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问责问到“隐患”好

时间:2008-12-26 09:29

 

 

  《中国人事报》12月17日刊登张朝鸿的文章说,前移问责关口,变“事故问责”为“隐患问责”,山西目前正掀起的新一轮“问责风暴”的做法令人肃然起敬。相较于“事故问责”,“隐患问责”显示出更高的执政理性和爱民情怀。实施“事故问责”,无论“责”问得多重,事故毕竟发生了,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再也无法醒来。而对“安全隐患”进行“问责”,就可以将事故消弭于萌芽状态,为人民的生命财产筑起一道“防护墙”。

    在安全生产领域,有这样一个著名定律:每一起事故的背后,都有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说明,事故的发生,事故隐患是必然条件;但从事故隐患演变成事故,却是偶然的。不出问题便没有问题,一些企业主正是抱着这样的侥幸心态和自欺欺人心理,吝于金钱,疏于责任,任凭事故隐患长期存在甚至由小变大、积少成多,最终造成难以挽回的恶果。

    勿庸讳言,和“事故问责”比起来,“隐患问责”的难度要大得多。因为“隐患”是“隐”着的,既没有造成实际后果,更难有多大社会影响,对于企业以及相关责任人,有关部门便难下决心、狠心,心慈手软,处理不力,造成“隐患”长“隐”。痛定思痛的山西干部群众再掀“问责风暴”,众志成城“围剿”事故隐患,着力走出一条安全生产的治本新径。

 

 

 

                                                来源:报刊文摘

                                                作者:张朝鸿

                                                日期:2008-12-26

版权所有 © 2010 山东民意网
鲁ICP备10204905号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