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孟连反思:须警惕“错误定性”的思维定势

时间:2008-09-18 10:11

 

 

   日前,中共云南省委召集市州县主要官员研讨反思“孟连事件”,可谓“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是十分必要的一个举措。在社会不公现象突出并高频次引发社会冲突的严峻现实面前,地方官员应当切实深入地分析之中的“深层次原因”,正视现实,而不要一遇冲突,就定性为“敌对势力、黑恶势力、不法分子”“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对抗社会对抗政府”。这实在是一种回避矛盾、火上浇油的思维定式。民众的不满和嘲弄,通过“酱油党”、“俯卧撑”的流行,即略见一斑。而“捂杀”的企图,往往招致更严重的后果。

  地方官员负有不可推卸的维护和谐稳定的政治责任。要做到这一点,首要地就是能够敬畏权利、维护公正、维护群众的利益。近年来大量发生的群体事件,即使不是“十有八九”,也大多与群众的权利、利益受到损害有关,而地方官员往往一屁股坐到强势的利益集团一边,“违法行政”,导致冲突加剧升级。这样的行为模式,称为真正的“不稳定因素”也不为过。

  在“错误定性”的思维定势后面,实际上有着更为复杂的因果关系。说白了,往往是问题官员“绑架”政府,浑水摸鱼的险恶伎俩。

  在“阶级斗争”话语神话破灭之后,国人早已进入一个世俗的常态社会中,利益问题于是突显。官员自然有人们认可的正当利益,但是如果像已被撤职的孟连县委书记胡文彬那样,“个人长期使用橡胶公司提供的豪华越野车”(这无疑就是受贿!),像孟连的一些官员“与企业打得火热,有的在企业入股分红,为给企业‘保驾护航’,县委甚至将一橡胶企业老板的儿子安排到企业所在乡镇担任主要领导”那样,在孟连县“部分胶农与橡胶企业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经济利益纠纷”面前,这些官员的屁股坐在哪里,除了白痴也会清楚。“胶农对基层党委、政府失去信任”也就不可避免。

  因此,像胡文彬那样“将群众利益纠纷错误定性为农村恶势力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绝不是简单的判断失误,而是利益问题。官员利益与强势利益集团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之后,“捂杀”就很逻辑地成了他们的首选,在他们的权衡中,最坏的结果,在没有与利益集团“翻脸”也就难有证据的情况下,也不过是丢掉职位而已,买单的最终是执政党和政府,以及纳税的民众。而一旦“捂杀”成功,就意味着官照做、钱照赚。因此,哪怕事后“洪水滔天”,也不惜动用警力,借国家暴力为自己的利益“保驾护航”。

  可以说,“错误定性”与“违法行政”是紧密相连的一对怪胎,是腐败官员转移视线、浑水摸鱼的最优或者次优选择。作为执政党的地方执政团队,必须对此有着高度的警惕,在发生利益纠纷时,切不能再被“绑架”、被“运动”。云南研讨之所以好,就在于还原了事实的真相,为地方的执政团队敲响了警钟,解构了“错误定性”的定式思维,将群众的权利和利益提到了应有的高度,阻击了“为既得利益者决策”恶劣倾向。

  如此,各级团队真正“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站在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一边”方有可能成为常态。    

                                          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作者:晨风
                                          日期:2008-09-18

版权所有 © 2010 山东民意网
鲁ICP备10204905号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