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为什么“上访的归上访”“疯狂的归疯狂”?

时间:2008-06-30 14:24

 

   

    贵州省黔西县政府巨资打造的巨幅全铜狮像现身十字街头,这幅全铜狮像身高16米,由重庆一公司用全铜铸造,花费590万元。(6月25日中广网)
  此幅全铜狮像是否就是黔西县唯一的标志性“亮丽工程”呢?不是,这仅仅是黔西县今年 
“亮丽工程”的一部分;在黔西县城水西公园里,也出现当地一古代名人全铜像,花费至少也在百万以上。
  黔西县是否今年才开始进行这些政绩工程的呢?不是,黔西县近年打造“亮丽工程”,大规模“美化”街道、摆设鲜花,每年均“确保财政投入至少在一个亿以上”。
  黔西县是不是人民富裕了呢?不是,黔西县地处贵州生态最脆弱、贫困程度最深的毕节地区。目前有2个国家一类贫困乡镇,按照一类贫困乡镇的划定标准,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应在600元以下,农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有18个国家二类贫困乡镇,按照二类贫困乡镇的划定标准,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应在800元以下。
  黔西县的人民是不是赞同这些“亮丽工程”呢?不是,黔西县是贵州省有名的上访县,尤其是在近年大规模的新城区建设中,大量征拔农民田地,农民上访络绎不绝;当地负责拆迁工作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每个月,仅仅拆迁上访这一项就不少于十起”;甚至有的干部也称为“疯狂工程”。
  那么令人深思的问题是,人民贫困远远不富裕,人民上访根本不赞同,这些一个接一个无休止的“亮丽工程”是如何成行的呢?为什么会出现“上访的归上访”“疯狂的归疯狂”这怪现象呢?
  毫无疑问,要么是当地的人民根本还没有谈得上当家作主,要么当地政府根本还没有管人民的艰难困苦甚至死活,要么是当地人民的意见和呼声根本没有进入当地的人大常委会和人民代表大会,要么是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本就没有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的权力对当地的政府进行问责。
  毫无疑问,要么是信访部门失职渎职,没有把上访百姓的意见好好收集归纳起来交付政府或者人大常委会,要么是当地政府或者人大常委会对于信访部门归纳的百姓上访意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使得政府的性质变异为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使得人民代表大会不再是代表人民的。
  毫无疑问,中共中央近日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非常重要而及时,“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对形势的估计非常准确;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民为本、权为民所用,这些理念亟待真正落实。                
 
                                            来源:光明网

                                            作者:柏文学
                                            日期:2008-06-25    

版权所有 © 2010 山东民意网
鲁ICP备10204905号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