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苛评猛于虎

时间:2008-07-01 09:38

 

     

    莎朗·斯通道歉了,王石增捐了,范美忠下岗了,更多的人们则在拭目以待韩寒、王兆山们将会如何。不必再一一列举下去,以上这些人都大名鼎鼎,在这次地震中的表现均令人遗憾或者愤怒。在地震前,各有各的不同命运,但地震以后则殊途同归,有名的名声更大,无名的暴得大名,但都是坏名 、恶名。成就“竖子”之名的不是别物,恰恰就是你我已经须臾都不可或缺的网络。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网络时代信息传递快捷、开放互动带来的快乐,但也令人惊讶地发现,网络同时正成为良心的发现地、道德的评判场、罪行的审判台。
    网络无所不在,网民无所不在。你做过什么、说过什么,即使非常隐秘或者诡异,都有可能被迅速揭发出来,通过选择、复制、剪切、粘贴,迅速传遍整个地球。比如莎朗·斯通,对汶川地震口出恶言,立即遭到中国网民铺天盖地的讨伐,这是她咎由自取,自取其辱。其后,莎朗·斯通迫于经济和道德压力,向中国人民进行了道歉,这显然与中国网民的力量分不开。
    但是,中国网民的强大力量有时也会被滥用。想起了两年多前的“陈易卖身救母事件”。在一些论坛和媒体的热炒之下,该事件成为当时的社会热点,一些网友组织所谓的真相调查,对陈易及其母亲的一切进行人肉搜索,其结果是陈母迅速死亡,事件以悲剧收场。还有就是一年多前发生的“老外教中国人遵守交通规则事件”,该事件由一组照片而起,后来网民发动人肉搜索,将事件中的中国人家庭地址、电话全部公布到网上,使当事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可事后证明,当事人当时并没有违反交通法规,事件完全由误会而起。与此相类似的还有“铜须门事件”、“Die豹事件”等等,在这些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网民的力量一次次演变成网络暴力。
    事实说明,如何让网络舆论的力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而不是相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严肃对待的话题。
    我们不怀疑中国网民的善良、正直、真诚和爱国,对一些丑行进行揭露批判也是必要的。但如果每个热点事件都以相同的轨迹发展,对所有的当事人都一概而论,则网络舆论肯定是陷入了过犹不及的误区。过则苛,而从以上事件的结果看,苛评有时是猛于虎的。
    如何让网络舆论走向理性?
    英国哲人赫尔普斯说:“宽容是对文明的唯一考验。”伏尔泰也说:“宽容从未挑起内战烟火,偏执却能造成尸横遍野。”可见,拥有宽容的人道情怀,是一个社会发达文明的标杆。人谁无过,当容其改。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但愿今后我们的网络环境能够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性,少一分绝不宽恕的狠劲儿。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如晟
                                               日期:2008-06-20

版权所有 © 2010 山东民意网
鲁ICP备10204905号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