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雕像到底该不该塑?
- 时间:2008-08-03 12:00
有媒体报道,一个高2米、重2吨的马云头像雕塑有可能永久性落户杭州未来的中央商务区“钱江新城”。不过,阿里巴巴的有关人士日前声称:“我们目前还只是一家年轻的企业,只做了一些微薄的工作,不堪接受如此厚重的荣誉,阿里巴巴集团和马云本人,恳请钱江新城雕塑邀请展组委会理解”。这种保持清醒的姿态起码从态度 本身就是让人舒服的。暂不说阿里巴巴集团和马云本人的回应,我们假定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做成的话,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只有被社会盖棺论定的英雄人物,才具有被塑像之后呈放在市中心显著位置的可能。那么问题来了——马云算不算英雄?不同的时代,的确需要不同的英雄,正如我们在战争的年代需要董存瑞、黄继光,和平与建设年代需要雷锋一样。在当前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大家都在追求创业、创新、创优的今天,如果八年时间可以把一家以50万资金起家的企业变成拥有4900名员工的世界最大的B2B商业网站,可以把一个普通的英语老师变成世界级的网络公司掌门人,企业的上市不仅使上千名员工变成百万千万富翁,且带动中国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主通过电子商务致富,你说创造这种奇迹的企业和企业家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景仰?
当然,值得景仰是不是就必须把他塑成像呢?作为个人品牌研究者的笔者认为,一个创业型企业的真正“标致”是这个企业的领军人物,虽然马云曾经自嘲自己的智慧与长相成反比,但商业英雄更多的是与“梦想与心态、智慧与激情”密切相关,而与外貌、长相、身材等等无关,人们把马云视作英雄,不也正是对过去我们塑造的某些模式化的“高、大、全”式英雄的一种反诘吗?
从城市公共空间的权利上来说,塑不塑像、塑什么像,这个城市的居民最有发言权。据目前的情况来看,马云雕塑赢得了不少杭州市民,尤其是年轻族群的喜爱,他们认为“马云是当代独立奋斗的典范,有正面引导的力量”。那么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为什么不可以成为一个城市引以为傲的城市名片?
不过,给活人塑像确实会冒一定的风险,这个人在一旦被“塑”了以后,一时半会就下不来,所以万一他以后出了问题怎么办?这涉及到我们究竟是为人还是为神而塑的问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算是某些盖棺论定了的圣贤之人,换一个时空或者换一个视角来看,我们也同样不能说他们就没有缺点或没有遗憾。意大利历史哲学家本纳德多·克罗齐曾有名言道:“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人的生命轨迹是在不断延伸的,你过往的功名也不代表一世的功名成功或者永世的功名。不过在一个多元化与信息化交织的社会,塑像本身有没有必要和能不能够承载那么多的社会判断倒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一个成熟的社会里,我们也不能低估了公众的是非判断标准,很多没有塑像的人物不一定就不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同理,也不是每一个被塑者都必然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因此美国人即便不给从“世界首富”转变为“世界首善”的比尔·盖茨塑像,并不代表他不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同时即便某人被塑了像,也并不意味他就成了圣贤。“看破”了这一点后,我们的心态不妨放得平和与包容些,自在随缘,由它去吧。当然,在阿里巴巴集团回应之后,钱江新城雕塑邀请展组委会表示换掉原先构思的可能性很大,不管这个像最终塑不塑得起来,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来源:大众网
作者: 徐浩然
日期:2008-07-30